新聞中心 > 快訊 > 正文

                2014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2015年06月26日21:12  來源:新華社

                5034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2014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15年6月

                  目 錄

                  導 言

                  一、關于公民權利

                  二、關于政治權利

                  三、關于經濟和社會權利

                  四、關于種族歧視

                  五、關于婦女和兒童權利

                  六、關于侵犯他國人權

                  導 言

                  美國國務院于當地時間6月25日再次發布“國別人權報告”,對世界許多國家人權狀況評頭論足,而偏偏對自己糟糕的人權紀錄,毫無反省改進之意。大量事實證明,2014年,以“人權衛士”自居的美國,舊有人權問題未見改善,新的人權問題不斷出現,自身人權狀況更加堪憂,侵犯他國人權更加肆無忌憚,在國際人權場合被亮更多“紅牌”。

                  美國槍支泛濫,暴力犯罪猖獗,公民權利受到嚴重威脅。發生在美國的謀殺案件中有69.0%使用槍支,搶劫案件中有40.0%使用槍支,嚴重暴力襲擊案中有21.6%使用槍支。(1)警察過度使用暴力造成多人死亡,引發民眾強烈抗議。密蘇里州弗格森鎮手無寸鐵的18歲非洲裔青年邁克爾·布朗遭白人警察達倫·威爾遜六槍射殺。密蘇里州大陪審團和紐約州大陪審團相繼作出白人警察無罪的判決后,引發全美超過170余座城市大規模的示威抗議運動。(2)

                  美國濫用酷刑,中央情報局使用的酷刑手段令人觸目驚心。中情局為獲取情報對所抓獲的恐怖和極端組織嫌疑人實施酷刑,使用禁止睡覺、水刑、長期單獨幽禁、將囚犯頭部猛力撞墻和抽打乃至死亡威脅等審訊手段,甚至還有“直腸補液”等駭人手段。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和禁止酷刑委員會等聯合國人權條約機構,對美國包括死囚拘留條件惡劣、濫用酷刑、秘密關押、無限期任意拘留以及非法監聽侵犯公民隱私權等在內的諸多問題給予關切,并特別呼吁美國“對警察所有野蠻行為和濫用武力情況進行迅速、有效和公平的調查” (3)。

                  美國種族歧視極其嚴重,少數族裔繼續遭受系統性歧視。警察執法和司法中存在嚴重的種族偏向。少數群體和土著人在環境、選舉、醫療、住房、教育等方面遭受不公正待遇。2014年8月,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審議美國履約報告時,對美國侵犯種族、土著、移民等少數群體權利,特別是少數族裔群體的成員更易受到逮捕、監禁并被判處嚴厲的刑罰等問題提出集中批評。(4)

                  金錢主導美國政治,公民政治權利難以保障。中期選舉花費創歷史新高,公民投票率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新低。“暗錢”涌入選舉,少數族裔等群體的投票權受到刻意壓制,少數有權勢的利益集團控制政府決策。有學者一針見血指出,美國的民主體制正在面臨嚴重的代表性危機。“普通公民感到民主成為了一個幌子,政府被各路精英們暗中操縱,不再真實地反映大眾的利益訴求。”(5)

                  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但公民的經濟和社會權利卻難以得到充分保障。在經濟復蘇過程中收入不平等繼續擴大,無家可歸者基本生存狀況惡化,醫療服務系統運轉糟糕,普通民眾的受教育權受到侵害。2014年10月,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批評美國底特律市規模空前的斷水現象不成比例地影響最弱勢、最貧困人群,構成對享有飲用水和其他國際人權的侵犯。

                  美國婦女兒童的權利得不到充分保障。婦女在工作場合遭受歧視,家庭暴力情況經常發生。平均每年有約210萬名女性遭到男性攻擊,每天有3名女性被其伴侶殺害,有4名女性死于遭受虐待。女性在軍隊中遭受性侵的報告數量上升,告發后遭到報復的比例升高。美國有數百萬兒童無家可歸,每天有3名兒童死于遭受虐待,校園暴力和性侵廣泛存在,槍擊案頻發。

                  美國國家安全局等情報機構長期大規模監聽他國領導人及普通民眾。美國仍不批準《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兒童權利公約》等核心人權公約。對于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專門工作組、特別報告員等對美國的人權狀況提出的批評,美國政府經常采取拖延或不合作態度。

                文章關鍵詞: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谷歌;警察殺人;美國國家安全局;美國大學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中方嚴厲回擊12國“人權聲明” 批其干涉內政

                  當地時間10日,美國聯合另外11個國家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聯合聲明,對中國的 人權狀況說三道四,要求中國釋放所有被囚禁的人權活動人士和律師。

                • 美英日等12國在聯合國指責中國人權 外交部回應

                  問:據報道,美國國務院10日發表聲明稱,美政府已授權向臺灣出售2艘總價值1.9億美元的海軍護衛艦并已提交國會審批。

                • 聯合國官員建議日本禁止高中女生援交 日方反駁

                  據日本NHK電視臺3月9日報道,聯合國的買賣兒童、兒童賣淫和兒童色情制品問題特別報告員布爾-布基契奧(荷蘭)8日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了有關日本的報告,其中建議禁止讓女高中生接待男性顧客的“JK業務(實際上是一種援助交際行為)”等。布爾-布基契奧2015年10月曾在東京的記者會上稱“13%的日本女學生曾有援助交際的經歷”。

                • 韓國首次獲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職位

                  韓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崔京林大使7日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一職,這是韓國首次獲得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職位。

                • 聯合國審查凸顯美國“人權警察”之霸

                  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向來以“人權警察”自居,這樣的審查結果相信令美國當局尷尬,更尷尬的是,活生生的例證就在眼前。但現實是,美國沉迷于充當“人權警察”,動輒把人權當作政治工具向別國施壓,借人權問題大做文章,公然干涉別國內政。

                • 美國非裔少年被警察打死 聯合國開查美種族歧視

                  密蘇里州一名非洲裔少年在未持武器情況下被警察打死。

                • 美國非裔少年被警察打死 聯合國開查美種族歧視

                  他援引相關報道內容說,美國非洲裔男性被槍打死的幾率是其他族裔的7倍。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啟動調查數日前,美國密蘇里州小城弗格森非洲裔少年邁克爾·布朗被警察打死事件引發多方關注。

                • 聯合國強烈譴責以色列在巴被占領土的軍事行動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3日在日內瓦通過一項決議,強烈譴責今年6月13日以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進行的軍事行動,并決定成立獨立國際調查委員會對當地所有違反國際人道法和人權法的行為進行調查。當天在日內瓦萬國宮舉行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21次特別會議上,人權理事會47個成員國以29票贊成、17票棄權、1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決議,美國投了唯一的反對票。

                • 俄媒: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將討論烏克蘭人權問題

                  據俄新網報道,俄羅斯外交部發布消息,計劃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26屆會議上討論烏克蘭人權方面的問題,會議于6月10日至27日在日內瓦舉行。俄羅斯方面重審,不容許基輔縱容下的大規模公然侵犯烏克蘭人權的行為,應仔細調查“烏國民近衛軍”和烏武裝力量在該國東南部所犯的罪行。

                • 中國接受第二輪國別人權審查報告獲聯合國核可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20日在日內瓦核可了中國去年10月接受第二輪國別人權審查的報告。人權理事會第25次會議于本月3日至28日在日內瓦萬國宮舉行,其間核可中國、沙特、墨西哥、馬來西亞等15國接受國別人權審查的報告。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