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快訊 > 正文

                人民日報頭版刊登《谷文昌的家風》:清白簡樸奉獻

                2015年05月20日11: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5034

                  原標題:谷文昌的家風

                  記者近日在福建省東山縣蹲點調研了解到,東山縣原縣委書記谷文昌盡管已去世34年,但谷家“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為民奉獻”的家風仍在當地干部群眾中傳頌。當地基層干部認為,谷文昌家風內涵豐富,特色鮮明,集中體現了共產黨員艱苦樸素、清白為官、為民奉獻的優良作風,全面從嚴治黨,要把這些優良傳統繼承好、發揚好。

                  清白持家 子女沒有得到任何特殊照顧

                  谷文昌對待子女一貫嚴格,甚至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他的5個子女在工作、生活上沒有得到過任何“特殊照顧”,甚至政策允許的事,他也不為子女“爭取”。

                  1976年,谷文昌的小兒子谷豫東高中畢業,最大的愿望是到工廠當一名工人。當時谷文昌夫婦已經是花甲之年,子女都不在身邊,按照政策可以留一個子女在身邊工作。

                  谷豫東向時任地區革委會副主任的谷文昌提出留在父母身邊,谷文昌沉默許久,還是勸他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谷文昌說:“我是領導干部,不能向組織開口給自己孩子安排工作,不然以后工作怎么做呢?”

                  谷豫東說:“遇到工作調動、個人待遇提升等關口,我們也曾多次向父親‘求助’,但他的回答永遠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飯,不能靠著我的關系向組織提要求、要待遇’。”

                  “人很老實,說話輕言細語,穿著打補丁的褲子,能吃苦,下鄉睡地鋪,沒有一丁點兒千金小姐的脾氣。”談起昔日的同事、谷文昌的大女兒谷哲慧,東山縣銅陵鎮71歲的老人陳炳文仍然印象深刻。

                  1963年,谷哲慧高中畢業進了縣財政科當臨時工。陳炳文說:“幾個月后才知道她是縣委書記的女兒,我們都以為她在臨時工崗位只是鍛煉鍛煉,很快就會轉正、提干,沒想到從臨時工轉為正式工,她用了15年。”

                  1964年,谷文昌調到福州任林業廳副廳長,有關部門提出要將谷哲慧轉為正式工,隨谷文昌一起去省城。谷文昌堅決不同意,他說:“組織上調的是我,不是我女兒。”此后,谷哲慧還有多次機會轉正,都被谷文昌“叫停”,直到1979年才轉正。

                  谷文昌身邊的工作人員潘進福、朱財茂說:“谷書記公私分明,從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家人牟利,他的5個孩子都是自食其力,沒有沾過父親的光,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了一輩子。”

                  目前,除了小兒子谷豫東在漳州市中山公園服務中心擔任一名普通員工,谷文昌的其他4個子女都已退休:大女兒谷哲慧、三女兒谷哲芬到退休時都只是副主任科員,大兒子谷豫閩退休時是廈門檢驗檢疫局調研員,四女兒谷哲英退休時是漳州市工商局的一般職工。

                  “簡樸清貧、為民奉獻是最大的家教”

                  谷哲芬說:“父親很少說教,也沒留下什么家書、家訓,他的教育是身體力行展現的。”

                  谷文昌和妻子史英萍都是出身貧苦農家,在黨的培養下成為國家干部。他們一生都保持著農家子弟的本色,簡樸持家,不看重物質上的享受。

                  谷豫東說:“父母一輩子清貧、樸素,家里從沒置辦過什么值錢的家具,從河南到東山、福州、寧化、漳州,父母的行囊永遠都只是兩個樟木箱子,里面是一些簡單的工作和生活用品。”

                  谷豫東告訴記者,在東山工作時,家里甚至沒有飯桌,吃飯就在縣政府大院宿舍露天的石桌上,遇到下雨,家里人只能端著碗在屋檐下吃飯。

                  在子女的記憶中,小時候一周見不到父親幾次。谷哲芬說:“早上起床時他已經出門了,晚上睡覺時還沒回來,有時一連好幾天都在鄉下。”

                  解放初期東山縣風沙肆虐,氣候惡劣,谷文昌全身心撲在了帶領干部群眾治理風沙上。谷文昌的警衛員潘進程說:“谷書記起早摸黑,廢寢忘食,下鄉時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吃的是喂豬的厚葉菜,晚上睡在群眾家里,在地板上鋪上稻草就打地鋪,有時一住就是好幾天。”

                  谷豫東說:“有時父親好不容易在家,仍然不時有群眾找上門來反映困難,父親總是熱情接待,還經常留困難群眾吃飯。沒有多余口糧,家人就得餓肚子,有時看著群眾吃飯,我們幾個孩子都會流口水。”

                  受谷文昌影響,他的子女從來都把自己看作千千萬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吃苦耐勞,生活簡樸,真誠待人。

                  東山陳城鎮72歲村民陳志英是谷豫閩的初中同學,幾十年來,兩位老同學一直保持交往。他說:“豫閩待人真誠,心地善良,一生樸素、節儉,到老了住的房子也不大,家里也沒什么值錢的家具。”

                  谷文昌的愛人史英萍是一名南下干部,解放初和谷文昌一起來到東山,當時是縣民政科科長,1952年轉薪時定為行政18級,在此后30多年的工作中,她的職務、工資級別都沒有提升過。

                  谷文昌去世后,史英萍依然過著清貧的生活,省吃儉用之余熱心公益。7年多時間里,她從微薄的離休金中擠出兩萬元資助了18位特困大學生。

                  讓好家風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傳家寶”

                  在東山,清明時節“先祭谷公,再祭祖宗”已經成為風俗。谷文昌紀念館工作人員林秋華告訴記者,清明前后,來這里祭拜谷文昌的群眾平均每天在百人左右。

                  谷文昌身邊的多位干部群眾在受訪時說,谷文昌去世后,子女在平凡的崗位自食其力,沒有向組織和各級領導干部提過關于個人的任何要求,也沒有接受過組織的任何特殊照顧,沒有打著谷文昌的旗號謀私利。

                  東山縣委書記黃水木說:“這么多年來,谷文昌的家人從來沒有找過縣委、縣政府幫忙辦事,縣里多次邀請他們全家回東山走走看看,他們都婉拒了,每年清明節來給谷文昌掃墓,都是悄悄地來悄悄地走,從來沒有讓地方上提供方便。”

                  谷哲慧說:“以前對父親有怨言,小時候一周見不到父親幾次,長大以后在工作和個人待遇上也沒‘沾到光’,當時不明白為什么他連自己的子女都不幫,甚至還要‘阻撓’。后來我們慢慢理解他了,他是一個公而忘私的人,是一個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人民群眾的人。看到東山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看到人民群眾這么愛戴他,我們感到很驕傲,也會讓谷家的好家風一直傳承下去。”

                  福建省委黨校黨建部教授李烈滿,東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阮授智認為,家風和黨風、政風密切相關,黨員干部如何對待家庭、對待愛人和子女,能不能將公權和私利區分開來,反映了領導干部的價值觀和權力觀。從不少查處的腐敗案件看,一些領導干部的奢靡之風、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正是從家庭生活中開始的,進而演變為將公權用作“私器”,為自己和家人大肆斂財,走上犯罪道路。

                  李烈滿說:“谷文昌家風內涵豐富,特色鮮明,事例生動、可信,集中體現了那一代共產黨員艱苦樸素、清白為官、為民奉獻的優良作風,是我們黨的建設寶貴的精神財富,全面從嚴治黨,應當把這些優良傳統繼承好、發揚好,讓谷文昌式的好家風成為我們黨永不褪色的‘傳家寶’。”

                  (新華社記者 鄭 良)

                文章關鍵詞:家風;從嚴治黨;傳家寶;葉菜;干部群眾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家風濡養下藍青樹

                  看預報說今天的天氣較熱,最高溫暖36度。大清早的就感覺熱燥燥的,活動方式得改改了,騎單車到郊區外線轉轉吧。

                • 倡導良好家風緊守道德底線

                  為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廉潔從政、從嚴治家,努力通過道德觀念和水準的提升,推進社會精神文明創建工作。5月13日下午,信陽市供水集團有限公司組織舉辦“學習‘兩學一做’,緊守道德底線”為主題的道德講堂活動,公司所有中層干部和在職黨員參加了此次活動。

                • 通過家風家教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實在在落實到每個家庭中

                  5月10日,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焦揚一行到北京市調研家庭文明建設工作。在調研座談會上,焦揚對北京市家庭文明建設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指出,在北京,無論是鄉村,還是社區,黨建帶婦建,處處可看見。

                • 樹立好家風,純明鏡之心

                  良好家風,是抵御貪腐的無形“防火墻”。“官德正則民風正,官德毀則民風降”。家風純正,滌風勵德,雨潤人心;家風一破,風氣敗壞,污穢盡來。

                • 好家風撐起干部的脊梁

                  領導干部的家風狀況,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家庭小事,而是關系到黨風、政風、民風好壞的大事。

                • 中紀委機關報批“全家腐”:家風敗壞 禍起蕭墻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消息,山東省委原常委、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涉嫌受賄一案,已于上個月由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檢察院向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 中紀委機關報批“全家腐”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消息,山東省委原常委、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涉嫌受賄一案,已于上個月由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檢察院向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 家風建設是作風涵養之要

                  對于領導干部而言,家風并不屬于私域,更不是老人“托管”的小事、家屬“自管”的私事。

                • 領導干部家風建設不是個人私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華民族歷來講究修身養性、家風傳承和家國情懷的遞進關系。

                • 家風是孩子“隱形的翅膀”

                  家風家訓是代代相傳的精神滋養。對人的成長而言,家風、學風、社會風氣的影響,有一個不斷進階的過程。家風主要是對人生的啟蒙,學風是對人生的充電,社會風氣則是對人生的淬煉。

                • 八成官員腐敗案與家人密切相關 多有不良家風

                  陳云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他不僅廉潔自律,還十分重視樹立良好的家風。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教科院副院長胡衛建議,當前家庭觀念逐漸淡薄,不利于培育良好的家風。

                • 家風 一把開啟德行的鑰匙

                  家風的積淀與傳承,關系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風”,家風則是踐行價值觀的第一粒扣子。相信隨著家長素質的提升,家風建設必能結出更多碩果,核心價值觀也一定能真正落細落小、落地生根。

                • 把好反腐大門必須正家風

                  日前,劉云山同志在參加陜西團審議時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從近年來查處的一些案件看,出問題的干部普遍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家屬親屬相互影響、惡性循環,形成了家族式窩案、家族式腐敗。

                • 家風是抵御腐敗的重要防線

                  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幾次談到家風問題。”3月12日,劉云山同志在參加兩會陜西團審議時也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家風建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抓手,當前,我們要深入建設新時代的家風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

                • 民權縣“興廉潔家風 建文明家庭”演講比賽

                  為營造健康清廉的良好家風,構筑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近日,民權縣紀委、縣婦聯聯合舉辦“興廉潔家風 建文明家庭”演講比賽。比賽現場,選手們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闡述了對廉潔家風重要性的深刻認識,或者激情澎湃,或者聲情并茂,或者旁征博引,充分展現了我縣女黨員、女干部風清氣正的良好風貌。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