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指出的是,無論是亞投行還是“一帶一路”戰略,都和意識形態無關, 而是關乎市場合作、資本互助和產能共享。這就最大限度地排除了政治的干擾和意識形態的窠臼。
中國迎來博鰲時間。一年一度論壇年會,今年變得不同尋常。
正如年會主題所謂,亞洲新未來:邁向命名共同體。而《人民日報》微博則如此概括:77場正式討論,將圍繞食品安全、霧霾治理、人工智能、一帶一路、區域合作等議題展開。普惠金融、政商關系新生態、自貿區、市政債、影子銀行、亞投行……這些概念,你都熟知嗎?
有些議題世界并不陌生,譬如食品安全、霧霾治理、人工智能和區域合作等。但是有些概念,如是炙手可熱的新名詞,而且和亞洲乃至世界的未來密切相關。更重要的是,這種“相關”不由西方社會主導,而是由中國充當主角,譬如亞投行和“一帶一路”。
更要者,亞投行和“一帶一路”的提出者或者說設計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與會論壇,發表重要講話,這就更顯這次年會的不同尋常。
亞投行,近期在全球引發的博弈效應不必說了。從美日反對到歐洲國家不聽美國“勸告”加入,到最后反對這個亞洲基礎設施開發機構的美國和日本也被迫松口。亞投行對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吸引力,對美國形成了倒逼效應。戰后經濟秩序的鐵幕,在后危機時代終于拉開了一條縫,包括美國在內的老秩序的締造者和維護者,也不得不接受以中國為主的新興市場參與全球秩序共建的努力。
本次博鰲論壇,亞投行會是習主席向與會嘉賓探討的重要內容之一。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個有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開發機構,并非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傳統機構的顛覆者,而是適應時代變化的合作者和互補者。老的全球秩序和金融機構,有其固有的優勢,也存在開放程度不夠和不能滿足新興市場需求的缺陷。而且,從以往的實踐看,這些機構在幫助成員國的同時,往往附件太多政治條件,而容易導致意識形態方面的沖突。還有就是,這些機構對新興市場的權利訴求反應不及時,也未及時做好投票權“加減法”改革。
亞投行則是開放的開發機構,從英國的加入到其他西方國家的跟進,也折射了亞投行從“創始”階段就兼收并畜的組織特點。當然,由于認購金額有一定的量化比例,中國作為倡導者和持股最多者的地位也是正常的。這一機構更多西方國家的加入,其實也有助于促使亞投行在治理結構上的科學性。因而,亞投行也注定不是一個區域性的國際金融開發機構,而是世界性的。
世界性的亞投行,將落戶北京,這本身就是國際金融秩序的大變局。習近平主席在博鰲論壇的年會上,就國際社會關心的亞投行問題釋疑解惑,也就符合邏輯了。若從更為長遠的前景看,亞投行不過是這個時代中國節奏的一個節拍,未來中國還可以帶給全球更為和諧的全球合作協奏曲。
“一帶一路”戰略即是。從路上到海上,兩條“絲綢之路”的現代中國版啟動,絕非歷史的再現,而是有著更為鮮活的時代內容。后危機時代,包括發達經濟體在內的全球市場,面臨著新一輪的基礎設施建設訴求。而最為迫切的,則是亞洲國家---海上從東南亞到南亞次大陸;陸上從中亞到西亞...海上甚至東延至太平洋島國直至太平洋東岸的拉丁美洲;西延可達非洲腹地。中國富裕的資本和過剩的產能,和其他市場饑渴的資本和產能訴求形成了互補。在此情勢下,“一帶一路”可謂全球化時代最宏大的戰略規劃。以有余補不足,實現區域合作和市場共贏,這也契合了中國政治傳統的“四海之下皆兄弟”理念---和西方社會刻意強調的“文明沖突”有著天然之別。
必須指出的是,無論是亞投行還是“一帶一路”戰略,都和意識形態無關, 而是關乎市場合作、資本互助和產能共享。這就最大限度地排除了政治的干擾和意識形態的窠臼,讓不同社會制度和不同文明的國家能夠形成共有一個夢的命運共同體。習主席一直也在像世界推廣這個共同體,中國夢和世界夢息息相關。
看似很理想化,其實頗有現實主義特色。亞投行的聚集效應和“一帶一路”的感召力,凸顯了這一點。恰因為如此,2015年的博鰲論壇年會才讓世界充滿期待,讓人覺得不同尋常。(張敬偉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今年是環島高鐵全線通車后首次服務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鐵路方面重視這個契機,力爭通過世界上首條“環島高鐵線”,向嘉賓和乘客宣傳博鰲亞洲論壇。
3月25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分論壇在博鰲東嶼島大酒店舉行,海南省省長劉賜貴在論壇上發表演講,呼吁共建島嶼發展命運共同體,共同譜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篇章。
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將于22日至25日在海南博鰲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政要、知名學者和工商界翹楚等領域嘉賓,將聚首博鰲小鎮,共同探討亞洲未來發展,傳遞亞洲開放、活力、思變的“亞洲聲音”。
改革者進,合作者強。我們期待,通過2000多位亞洲政商學界領袖在博鰲進行的思想碰撞,為亞洲的新未來凝聚共識,探索方向,尋找解決方案。
年博鰲亞洲論壇期間,他們有著讓人羨慕的經歷,但他們既不是政要商賈,也不是“X二代”,只是河南普通的90后大學生!他們的身份,是“博鰲亞洲論壇貼身管家”。讓我們通過他們的眼睛,看看總理首富們私下里有哪些趣事。
“如果你有600萬元,現在會買房子嗎?”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房地產分論壇上,主持人向與會嘉賓拋出這個“見微知著”、抓人眼球的具體問題。
在國際責任感愈益珍貴、全球性公共產品供給處于微妙時間窗口的當下,博鰲論壇的召開,不僅正逢其時,某種意義上也標志著基于“北京共識”的發展范式越來越具有全球性價值。69年后的2014年,美國盡管依然是全球第一大黃金儲備國,8133噸的官方儲備相當于德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和瑞士的總和,折合成美元約為3400億美元。
從本世紀初起,來自全球幾十個國家的政商學界代表每年都會聚集中國南部的小鎮博鰲共商亞洲發展大計。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楊希雨說,伴隨政商關系的深入剖析,“中國經濟新常態”議題也首次走入博鰲論壇。如果說中國經濟新常態是宏觀經濟層面的議題,那么,在區域合作議題上,一路一帶計劃與亞投行的成立,將是絕對的主流關切。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將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鰲召開,屆時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應邀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年會圍繞“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主題設置了宏觀經濟、區域合作等六大領域議題。
10多年來,博鰲亞洲論壇,河南面孔越來越多,影響“潤物無聲”。
4月9日,2014博鰲亞洲論壇“企業走出去”對話活動現場。“經過這么多年的觀察,我們發現,中國企業‘走出去’主要面對三道難關,西方的工會體制、文化差異和持續的融資問題。
4月7日,在海南博鰲論壇永久會址負責接待工作的禮儀小姐們在現場了解引導路線。
在昨日的博鰲論壇上,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未來房地產直接融資比例將上升,融資渠道將更加多元化,房地產金融創新將進一步發展。多位房地產金融人士則對記者表示,未來房地產企業融資成本下降為大勢所趨。由于商業地產開發比例的上升,權益性融資將受捧。
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將于6日至8日召開。為梳理本屆論壇的熱點和亮點,記者專訪了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等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