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快訊 > 正文

                瞭望: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

                2014年12月20日19:19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5034

                  12月22日出版的第51期《瞭望》新聞周刊將發表慎海雄的署名特稿《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全文如下:

                  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江蘇調研時指出,要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民生工作面廣、量大、頭緒多,一定要注重穩定性、連續性、累積性,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任接著一任做。

                  新常態下,穩增長和惠民生相互促進,民生新亮點溫暖著億萬人的心。習總書記關于民生工作的最新論述,不僅深刻地將民生保障、民生任務與經濟建設、發展指標放到同樣的高度,而且鮮明、凝練地指出了抓民生保障、落實民生任務的方法和路徑,強調了領導干部在民生工作上應該秉持的正確的政績觀,具有深遠的思想意義和現實的指導意義,集中體現和進一步豐富了我們黨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關于民生工作做出了一系列論述,形成了完整、系統的“民生觀”——

                  改善民生是根本目的:“我們黨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

                  改善民生是終極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證。”

                  改善民生是群眾路線最生動最現實的實踐:“我們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

                  改善民生是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

                  改善民生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不斷的新起點,要讓改善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習總書記的“民生觀”,是新時期關于黨的群眾路線的深刻體現,是指導我們夯實執政之基,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的強大思想武器。習近平總書記再三強調,“民者,萬世之本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無一不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兩千多年前的屈原尚能“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更要視民苦為我苦,視民難為我難,視民艱為我艱,與人民同憂樂共患難。“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于民之憂樂。”可以說,解決民生問題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績。

                  “英雄者,國之干;庶民者,國之本。”在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利益固化的藩籬正在沖破的關鍵時期,尤其需要固本強基、始終贏得人民群眾的關心、理解和支持。英國有句諺語:“人民的聲音就是神的聲音。”我們今天的一切發展,就是要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如果我們的發展不能回應人民的期待,不能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這樣的發展不僅失去意義,更難以持續。

                  正因為如此,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刻,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抓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習總書記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的7次會議,戶籍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農村土地改革……民生焦點難點和熱點,都是改革的著力點,順應人民新期待的改革相繼啟幕。在即將過去的2014年,中央始終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擺在突出位置,惠及民生的好政策密集出臺。盡管經濟調檔減速,就業卻再創新高,人民收入仍持續增長,民生物價保持基本穩定,各種社會保障日益健全,人民群眾實實在在地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民生新風景,見證著黨和政府深厚的民生情懷。

                  習總書記此次關于民生工作的最新論述,闡明了“民生觀”最關鍵的兩個基本要點:一是抓民生工作在各項工作中的地位問題,就是“要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二是以什么樣的工作態度、政績觀抓民生工作的問題,就是“一定要注重穩定性、連續性、累積性,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任接著一任做”。深刻理解了習總書記“民生觀”的這兩個基本點,就等于得了要領、獲了真諦,掌握了抓民生工作的法寶。

                  “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習總書記將民生工作提到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有著深刻的現實指導意義。我們強調在民生問題上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但是,的確有一些領導干部滿足于做表面文章,浮光掠影、虛晃一槍,錦上添花的搶著干、雪中送炭的無人問,并不愿意沉下心去扎扎實實為民辦事。甚至老百姓自己辦不了、辦不好的揪心小事也長期無人問津。比如,在一些城市年年發水年年淹的尷尬、“吃人”的窨井年復一年“吃人”的慘劇,都在提醒我們的各級干部必須要像抓經濟建設、抓發展指標那樣,在民生事業上聚焦聚神聚力、具體而非空泛地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民生工作千頭萬緒,很多方面并不顯山露水、立竿見影,需要虛功實做,扎實苦干。能不能像抓經濟一樣抓民生,考驗的是黨員干部的群眾觀點和工作作風。

                  “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鋪墊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這是習總書記歷來倡導的政績觀。這次在論述抓民生工作時,習總書記再次語重心長地強調了這一重要思想。他指出一定要注重穩定性、連續性、累積性,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任接著一任做。“滄海滔滔,民生不息。”民生工作面廣量大,許多民生問題的解決不可能一蹴而就,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有的需要馬上辦,有的則需要打基礎、謀長遠。因而,民生工作要分清輕重緩急,改善民生要有底線思維,堅持“用政府緊日子換百姓好日子”;還要學會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從實際出發,先從既利當下又利長遠的事情做起,絕不能超越自身發展現實,搞“高負債”式的民生改善。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領導干部唯恐在任內留不下什么東西,“不是自己開頭的不為,一定要刻上自己的政績印記才干”;有的領導干部好大喜功、寅吃卯糧,指望一任干完所有事;有的領導干部獅子大開口,把政府的錢袋子當作了不上鎖的錢柜,搞不切實際的浮夸,把老百姓的胃口吊得很高——一些項目最后的結果往往是難以為繼,給一方經濟發展帶來持久難以卸載的沉重負擔,甚至“為官一任,貽害數代”,為民變成了害民。這些不切實際的所謂民生工作,其實都是錯誤的政績觀、扭曲的價值觀和浮躁的作風所導致的,我們要堅決予以禁絕,決不容許其滋長。為此,應通過引入以民生指標為主的地方干部考核體系,進而實質性地根治不良政績觀。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時提出,堅持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關注低收入群眾生活,更加重視社會大局穩定。這三個“更加”,突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個重點,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筑就堅實的幸福底線。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向改革要動力,向調結構要動力,向改善民生要動力。新常態下,我們要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結合點,將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的聚焦點放在惠民生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新常態下,經濟增長必須是更有人情味、更溫暖、更包容的增長,圍繞人們向往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舒適的住房、更可靠的社會保障,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向民生改善要發展潛力。例如,基礎設施與公共事業,不僅為當下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也為長遠的發展夯實根基;“托底”為居民消費打消后顧之憂,實現內需拉動才不是紙上談兵。

                  “天地之間,莫貴于人”。發展經濟、深化改革,就是要讓每個人都有夢想成真的機會,讓人們生活有奔頭、人生有盼頭。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把握習總書記的“民生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惠民政策,直面新形勢新階段下的民生訴求,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群眾時刻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源源不斷地匯聚起推進改革的強大動力。 (慎海雄/文)

                文章關鍵詞:民生;考試招生;民生問題;經濟工作;經濟社會發展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2016年民生十件實事出爐 涉養老、教育、醫療等

                  今年,鄭州市將全面啟動新力電力“熱電外遷”工程建設,完成主廠房及鍋爐鋼架吊裝、煙囪土建工程,年度投資25億元以上。完成二馬路熱源廠4臺20蒸噸燃煤鍋爐“煤改氣”改造;建筑工地文明施工達標率達到100%,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快速路以及主、次干道機械清掃化率達到85%以上。

                • 今年河南將新增養老床位2萬張 提高城鄉低保水平

                  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鼓勵社會力量、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促進健康養老消費能力提升。

                • 民生樂購 折扣最優惠 紅包拿不停

                  時長:20秒

                • 許昌市魏都區法院發放涉農涉民生執行款800多萬

                  “非常高興,非常感謝魏都區法院。”去年12月31日上午,抱著被法院執行回來的44萬元勞務款,喬步兵和妻子高興得合不攏嘴。

                • 鄭州今年民生十件實事基本完成 拆改燃煤鍋爐14臺

                  歲末年終,今年年初市政府承諾的民生“十件實事”辦事情況如何?昨日召開的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聽取了市政府關于2015年民生“十件實事”辦理落實情況的報告,截至目前,鄭州市共投入資金207.18億元,占預算安排的99%,18個項目中17項已完成(含7項目超額完成),剩余1項隴海快速路快速公交BRT系統(因規劃調整預計明年6月完工)工程正在加快推進。

                • 光武:小街小巷工程給力民生改善

                  破舊坑洼的道路變成了筆直平坦的水泥路,原本黑暗的道路上亮起了盞盞路燈……近年來,項城市光武辦事處持續對轄區內小街小巷實施集中“硬化亮化工程”,改善里弄小巷的人居環境。目前,該辦90%以上小街小巷已得到硬化和維護,達到路平、水暢、燈明、環境美化、配套完善的目的,確保了全辦街巷暢通、有序、整潔,真正讓小街小巷工程改造惠及民生。

                • 民生大參考:一個氣球引發高壓線起火爆炸

                  11月4日中午,鄭州市金水路沙口路附近一高壓線突然爆炸,引發旁邊的居民樓著火,并導致一人受傷!而引發這一系列事故的元兇竟然是一個氣球!

                • 借"民生"之名非法占地 緣何難查處

                  正值信陽市集中整治“三違”已建成和在建項目期間,為什么信陽市羊山新區南京路辦事處轄區內,由信陽市欣舞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御景花園”,未批先建,非但沒有被遏制,反而出現“三違”現象蔓延的勢頭呢?

                • 川匯區為居民印發"代辦卡" 替困難群眾跑腿分憂

                  社區里的群眾如果腿腳不便,需要辦證、辦事怎么辦?在川匯區人和辦事處,一支支由社區干部、志愿者組成的民生代辦員,成了群眾最有力的幫手。截至目前,代辦員們已為轄區居民代辦各類事項近千件,得到了群眾的一致點贊。

                • 鄭州市衛計委公布十件實事

                  為新生兒免費查遺傳代謝病;為適齡女性進行排癌篩查……昨天,鄭州市衛生計生委公布2015年民生十件實事,其中多項和女性及孩子有關。適應對象具有鄭州市戶籍的35-59歲女性,原則上講,此次免費篩查接受團體組織,不接受個人。

                • 鄭州市衛計委公布2015十件實事

                  昨天,鄭州市衛生計生委公布2015年民生十件實事。

                • 鄭州市衛生計生委公布2015年民生十件實事

                  為新生兒免費查遺傳代謝病;為適齡女性進行排癌篩查……昨天,鄭州市衛生計生委公布2015年民生十件實事,其中多項和女性及孩子有關。適應對象具有鄭州市戶籍的35-59歲女性,原則上講,此次免費篩查接受團體組織,不接受個人。

                • 鄭州市衛計委公布十件實事 新農合報銷封頂線調至30萬

                  為新生兒免費查遺傳代謝病;為適齡女性進行排癌篩查……昨天,鄭州市衛生計生委公布2015年民生十件實事,其中多項和女性及孩子有關。適應對象具有鄭州市戶籍的35-59歲女性,原則上講,此次免費篩查接受團體組織,不接受個人。

                • 從民生幸福看新政新風——2014民政領域亮點掃描

                  得知這一情況后,長清區民政局立即采取臨時救助措施,主動安排萬德鎮民政所“先救助、再補手續”,當天就把5000元臨時救助金送到李成燕家中。

                • 鄭州2014年民生實事已支出81億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金獻,副市長劉東、張俊峰,市政府秘書長王春山等陪同調研。截至目前,實際支出資金81.54億元,擴大鄭州市城鎮居民醫保慢性病門診補償范圍、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建立100所“兒童之家”等6項已經完成。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