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軍事新聞 > 正文

                德媒猜中國軍購額750億美元 僅次美國世界第2

                2014年12月17日08:14  來源:環球時報

                5034

                  資料圖:圖為國產外貿VN18戰車火力彪悍  

                  資料圖:圖為國產外貿VN18戰車火力彪悍

                  據德國之聲12月15日報道,由于大部分武器的生產與銷售都在國內,因此美國武器的銷量年年下滑,但俄羅斯則相應升高。不過,專家稱這種趨勢可能不會持續很久。在武器生產和銷售方面,很少出現大的波動。世界上大多數武器仍然由美國、俄羅斯或西歐生產。文章指出,在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所統計的世界百強軍火制造商名單中,并沒有中國。這并不是因為中國缺乏有實力的制造商來參與大國游戲,而是由于中國沒有提供任何國內武器工業方面的可靠資料。

                  不過,近年來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軍火轉讓年度報告中,新的面孔突然出現了。目前,土耳其、印度、巴西、新加坡和韓國也躋身世界百強武器生產國之列——即便印度只有2家公司進入排名,而城市國家新加坡也僅名列第50位。“首先,必須有打造本土軍工生產能力的政治意愿,”該項研究的主任奧德-弗魯朗特稱,“比如巴西、土耳其、韓國,都出臺了特殊政策,確保武器生產能力得以開發。”

                  美國銷量小幅下滑

                  報告稱,美國及其盟友北約仍然囊括了世界三分之二的武器制造公司,其銷量占全球總量的84.2%。但是,在2013年,38家位居百強的美國公司的銷量下降了4.5%。“受影響的多半是戰艦、軍用車輛、導彈系統、戰機等武器系統和平臺,”弗魯朗特對媒體稱,“但美國仍然是大多數子系統的主要供應商,例如發動機。”此外,還有一些后勤服務、維護、訓練或其他技術服務的公司也受到了影響。

                  為什么銷量下滑?是由于美國從伊拉克撤軍,而且正在從阿富汗撤軍,以及資金削減等因素造成的。北約成員國也存在武器銷量下滑的情況——法國是最明顯的例外——囊中羞澀的政府選擇了應對經濟下滑,而不是更新軍事硬件。

                  俄國銷量大幅增長

                  不過,俄羅斯的武器工業肯定有盈利。在百強名單中,俄羅斯公司的收入增長了20%。2013年,僅“戰術導彈公司”一家的銷售額就增長了118%。“俄羅斯公司的銷售額之所以增長,迄今為止大多數都是國內的投資”,弗魯朗特稱。俄羅斯政府連續幾年一直在對部隊的軍備現代化建設進行投資,這很大程度上依靠國內的國防工業。

                  漢堡和平研究及安全政策研究所的邁克爾-布佐斯卡,指出俄羅斯經濟存在不穩定狀況。“無論他們能否籌措到所依賴的資金,我相信,石油價格都勝過其他一切。” 布佐斯卡稱。這位來自漢堡的安全專家認為制裁不能阻止俄羅斯的武器建設。“烏克蘭危機給俄羅斯武器工業帶來了很大的問題,” 布佐斯卡稱。他認為俄羅斯公司從烏克蘭采購原件會遇到供應短缺問題。

                  “有了頓涅茨克,供應鏈才得以持續。但是隨著產業越來越靠近哈爾科夫,目前還不清楚情況會怎樣。”

                  中國缺席百強名單

                  百強名單中明顯缺席的世界級國家是中國。這并不是因為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缺乏有實力的制造商來參與大國游戲,而是由于中國沒有提供任何國內武器工業方面的可靠資料。弗魯朗特稱,中國公司同時生產民用和軍用設備,任何把軍事銷售從民用方面分離出來的嘗試都是不透明的。布佐斯卡估計,中國的軍事采購可能在500億至600億歐元之間(620億至750億美元)。“從中國的規模來看,可能稱得上是世界第2大武器生產商。”

                  近年來,中國也開始為其產生的武器裝備尋找國際買家。布佐斯卡估計,中國武器出口額在20億至30億歐元左右——盡管是一些相對小眾的武器。

                文章關鍵詞:軍事;武器工業;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銷量下滑;導彈系統 責編:李宜馨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韓稱約10名朝士兵越軍事分界線 鳴槍后迅速回撤

                  按照韓國軍方的說法,去年11月10日,10余名朝鮮士兵靠近坡州一帶的韓朝軍事分界線,韓軍在廣播警告后鳴槍警告。一天,一些朝鮮軍人靠近鐵原附近的軍事分界線,韓方先后進行廣播和射擊警告,朝軍撤離,沒有發生交火。

                • 兩名日本男子被IS綁架 其一疑擁有一家軍事公司

                  報道稱,被綁架者之一的湯川遙菜于去年1月份開設了一家民間軍事公司,同年7月27日入境土耳其。去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后藤健二曾在土耳其和敘利亞采訪了當地戰況和難民生活情況,之后返回日本。

                • 軍事迷父親開裝甲車接送兒子上學

                  一名父親想出一個讓自己的兩個兒子不管刮風下雨每天按時上學的好辦法,那就是每天駕駛一輛重達17噸的裝甲車送他們上學。

                • 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軍事專家請謹言慎行

                  近日,有軍事專家稱網絡上出現“紅褲衩”(指對國產武器裝備持樂觀積極的態度)現象,而稱“比較客觀”的專家普遍都認為,“我們和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三、四十年的差距”,“至少差距二十年”。

                • 英防相:俄歐有可能爆發沖突

                  英國國防大臣稱認為,普京正在進行的是極具挑釁的游戲,北約應做好“最壞的打算”。

                • 俄欲打造金磚國家軍事技術同盟

                  俄羅斯、巴西和南非年底前將舉行談判,討論在金磚國家框架下研發武器和軍事裝備事宜。

                • 敘利亞一群男孩每天參加“軍事”訓練

                  當地時間2014年5月29日,敘利亞哈馬郊區,一群敘利亞反對派人員的親屬男孩子自建團體,每天參加“軍事”訓練。圖片來源:cfp  當地時間2014年5月29日,敘利亞哈馬郊區,一群敘利亞反對派人員的親屬男孩子自建團體,每天參加“軍事”訓練。

                • 俄將采取措施解決西方軍事核查人員在烏被扣問題

                  俄羅斯外交部26日說,俄方將盡可能采取措施解決西方軍事核查人員在烏克蘭被扣問題。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25日晚與俄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呼吁俄全力解救被扣留的歐安組織軍事核查人員。

                • 普京:俄不會考慮與中國建立軍事政治同盟

                  17日,莫斯科時間12時,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民眾開始進行直播連線。但俄羅斯不會考慮與中國建立軍事政治同盟,因為這種聯盟體系已經過時了。但兩國沒有計劃要建立任何形式的軍事和政治聯盟,因為這種聯盟形勢已經過時。

                • 日調查稱5成人士擔憂軍事沖突 中日爆發最有可能

                  據共同社30日報道,日本民間非營利組織“言論NPO”29日公布對日中韓三國的有關專家、企業家及媒體相關人士等實施的問卷調查結果。報道稱,韓國29.0%的受訪者認為有可能發生軍事沖突,日中韓均認為最有可能發生沖突的地域為“東海”,比例大大超過“朝鮮半島”。

                • 美法軍事監察員將在俄羅斯上空進行觀察飛行

                  雷日科夫稱,3月3日至8日,美法將在國際《開放天空條約》框架下在俄羅斯上空聯合進行觀察飛行。飛行過程中,俄羅斯專家將乘坐OC-135B飛機,根據已定的線路監察規定的飛行參數以及由條約規定的觀察設備的運行情況。

                • 解放軍明起將于渤海黃海執行軍事任務 為期一周

                  (張潔嫻)遼寧海事局今日發布航行警告稱,2月14日16時至21日16時,渤海海峽黃海北部水域將執行軍事任務。任何船只在上述時間內不得進入該海域。38°3355N 121°0751E  4. 38°4813N 121°1403E(人民網-軍事頻道)

                • 解放軍明起將于渤海黃海執行軍事任務 為期一周

                  (張潔嫻)遼寧海事局今日發布航行警告稱,2月14日16時至21日16時,渤海海峽黃海北部水域將執行軍事任務。任何船只在上述時間內不得進入該海域。38°3355N 121°0751E  4. 38°4813N 121°1403E(人民網-軍事頻道)

                • 朝媒呼吁朝鮮半島停止軍事敵對 實現持久和平

                  文章強調,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祖國統一”問題,而非靠動武或戰爭的方法,這是朝鮮始終堅持的一貫立場。朝鮮國防委員會16日向韓國政府提出“重大提議”,提議韓朝雙方從30日起全面停止相互誹謗和中傷的行為。

                • 德國防長稱將加強德境外軍事存在

                  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26日說,德國國防軍將加強在境外危機地區的軍事存在,哪怕僅僅出于人道原因。她還考慮增加德國在馬里的特遣部隊人數,將上限人數從180人增至250人,“我們的盟友,特別是法國也有此愿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