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生態保護紅線全國“一張圖”呼之欲出

                2018年06月02日18:2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5034
                  【聚焦生態文明建設】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加快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推動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既把生態保護紅線劃得實、能落地,也讓生態保護紅線守得住、有權威。”4月20日,在部署推進山西等16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事宜時,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強調。今年,生態環境部將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試點,加快制定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全面啟動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設,生態保護紅線全國“一張圖”呼之欲出。

                  15省市劃定紅線61萬平方公里 

                  2017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家層面出臺劃定指南等一系列技術規范,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積極落實并嚴守主體責任,生態保護紅線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今年2月,國務院批準北京等15省市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總面積約61萬平方公里,占15省市國土總面積的1/4,涉及291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程立峰介紹。

                  從分類來看,各省市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時均緊密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例如,湖北將生態保護紅線區分為水源涵養區、生物多樣性維護區、土壤保持區、長江中游湖泊濕地洪水調蓄區4類。在管理措施上,多個省份對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區別化管理。例如,江蘇規定,一級管控區實行最嚴格的管控措施,嚴禁一切形式的開發建設活動;二級管控區以生態保護為重點,實行差別化的管控措施,嚴禁有損生態功能的開發建設活動。

                  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作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改革任務。《意見》將我國實施生態保護紅線戰略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描繪如下: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直轄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18年年底前,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到2030年,生態保護紅線布局進一步優化。

                  根據我國的主體功能區戰略,國土空間可以分為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實施差異化的用途管制,嚴格控制生態空間轉為城鎮空間和農業空間。“所謂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指出。

                  根據《意見》,生態保護紅線包括主體功能區規劃中明確的禁止開發區域,法律法規明確保護和管理要求的區域;各地認為有必要嚴格保護、事關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區域,也應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為避免相互交叉,城鎮建成區、農田范圍內需要保護的區域不納入生態保護紅線。”黃潤秋補充說。

                  紅線劃定后只能增不能減 

                  為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的“剛性”,國家明確了嚴守紅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源頭嚴防,將生態保護紅線作為空間規劃的基礎和前提,先確定保護格局,再布局城鎮化、工業化建設和資源開發活動,從源頭上切斷破壞生態保護紅線的行為;二是過程嚴管,嚴把環境準入關,嚴禁任意改變用途,加強監督管理、日常巡護和執法監督,及時發現和嚴肅處理破壞生態保護紅線的違法行為;三是后果嚴懲,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的責任主體,對造成破壞和導致嚴重后果的黨委、政府和責任人嚴肅追究責任。”黃潤秋介紹。

                  地方政府是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責任主體。例如,北京市要求全市的生態保護紅線區面積只增不減、生態功能不斷提升;四川省定期對紅線保護成效開展績效考核,結果作為確定生態補償資金的直接依據;貴州省建立領導干部任期生態保護紅線責任制,保護不力將被問責。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提醒,各地劃紅線的面積比例一定要切合實際,“既不能刻意追求規模和比例、以次充好,也不要怕被套上緊箍,不敢劃、不想劃”。

                  據悉,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批復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設,總投資2.86億元,預計2020年年底前建成。“監管平臺將依托衛星遙感手段和地面生態系統監測站點,形成‘天空地’一體化監控網絡,實時監控人類干擾活動。”程立峰透露。 

                  《光明日報》( 2018年06月01日 01版)

                文章關鍵詞:生態保護;紅線;全國;一張圖;呼之欲出 責編:邵恰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生態保護補償,還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希望看到更多的地方用更有力更有用的舉措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宜人的美好家園。

                • 牢記教導,當好“綠水青山”的保護神

                  各級領導干部,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教導,迅速建起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在前行路上當好“綠水青山”的保護神。

                • “生態紅線”為何遭遇落地難題

                  1月9日,2014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會上強調,要進一步明確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推進生態保護紅線(下稱“生態紅線”)劃定工作。”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被寫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后,很多人對這條“線”充滿期待。

                • 李克強力推四大重點生態工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甘肅省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京津風沙源治理、全國五大湖區湖泊水環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態工程。

                •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3年年會的外方代表并座談。

                •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

                  要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培育生態文化,培養生態道德,開展生態教育,倡導綠色消費,提升公民生態文明素質,使其既明確生態權利,又明確生態義務,自覺遵守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之中。

                • “申遺是為更好地保護”當被重申

                  申遺的根本目的是“護遺”,可可西里們的申遺和“入遺”,本是抵御破壞的努力。它應喚醒更廣泛的生態敬畏意識,而不是喚起“竭澤而漁”的開發欲。

                • 說唱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揭牌

                  (記者華謙 田秀忠巫鵬)2月9日上午,說唱文化(寶豐)生態保護實驗區揭牌儀式在馬街書會會場舉行。鑒于此,今年1月份,國家文化部正式發文,批準在寶豐縣設立國家說唱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這是我省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填補了省內空白。

                • 每座城市都必須扛起"上游責任"

                  江,黃河……應該說,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母親河”。要追問的是,是不是所有的母親河都受到“母親”般的禮遇?

                • 習近平:生態保護優先 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秦嶺山麓生態屏障違規建別墅、千島湖飲水保護區違規填湖、青海木里煤田超采破壞植被、新疆卡拉麥里保護區“縮水”給煤礦讓路等,就是其中的幾件。

                • 生態保護更扎實、扶貧攻堅更堅定、民族團結更牢固

                  習近平總書記10日上午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在青海代表團引起熱烈反響。

                • 桐柏陳莊:生態保護引領村美民富

                  淮源鎮素有“千里淮河第一鎮”之稱,陳莊村是淮源鎮美麗鄉村先進村。陳莊美就美在生態。山溝里的小村子隔三差五就有人來參觀,用村民任懷榮的話說,這是托了保護環境的福。

                • 福建取消34縣GDP考核推生態指標

                  福建省效能辦下發通知,取消對被列為限制開發區域的34個縣(市)的GDP考核,實行農業優先和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考評方式。7月18日,福建省效能辦經福建省委組織部、省發改委、省環保廳同意后下發通知,取消對34個縣(市)的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實行生態保護優先和農業優先的績效考評方式。

                • 加強生態保護 拓展綠色發展空間 共建美麗濟源

                  據濟源市宣傳部消息,綠色充滿生機,綠色代表希望。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子孫后代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 中國啟動首個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

                  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暨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10日在青海省西寧市、玉樹藏族自治州同時啟動。青海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對中國乃至亞洲的生態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