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習近平講給領導干部的話,重千鈞、含深意

                2018年03月12日15:49  來源:央視網

                5034

                  3月1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肯定了黨的基層工作,強調了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的重要性,并就領導干部的法治素養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領導干部要講政德,多積尺寸之功,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字字重千鈞,句句含深意,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是對重慶的殷殷期望,也是對全國領導干部提出的要求。

                3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的審議。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3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的審議。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必須夯實基層

                  在聽了馬善祥代表關于在基層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發言后,習近平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黨是貫穿其中的總的骨架,黨中央是頂梁柱。同時,基礎非常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基層就是黨支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必須夯實基層。要有千千萬萬優秀基層骨干,結合實際情況落實好各項工作。”

                  高懸法紀明鏡,知曉為官做事尺度

                  當張軒代表談到提高干部法治素養時,習近平強調,我們的黨政領導干部都應該成為復合型干部,不管在什么崗位工作都要具備基本的知識體系,法律就是其中基本組成部分,對各方面基礎性知識,大家都得掌握、不可偏廢,在此基礎上做到術業有專攻。干部培訓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進行改革。

                  習近平還強調,要堅持法治、反對人治,對憲法法律始終保持敬畏之心,帶頭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嚴格依照法定權限、規則、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做到心中高懸法紀明鏡、手中緊握法紀戒尺,知曉為官做事尺度。

                  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習近平強調,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要求,是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鍛造優良黨風政風、確保改革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保障。

                  習近平還對領導干部提出了更加具體務實的要求:要加強教育引導,注重破立并舉,抓住“關鍵少數”,推動各級領導干部自覺擔當領導責任和示范責任,把自己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形成“頭雁效應”。

                  領導干部要立政德

                  習近平強調,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這是領導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

                  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

                  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所有黨員、干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防止“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防止子女打著自己的旗號非法牟利,防止身邊人把自己“拉下水”。

                  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

                  習近平強調,要多積尺寸之功。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要牢記“堤潰蟻孔,氣泄針芒”的古訓,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嚴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漸,時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要慎獨慎初慎微慎欲,培養和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

                文章關鍵詞:習近平;講政治;大德;政治生態;政德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兩會五下團組,習近平牽掛這些人

                  每年全國“兩會時間”,總有一些人讓習近平非常惦念。習近平強調,要用好政黨協商這個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通過協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 習近平的“下團組”時間 | 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于人民

                  分析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兩會時間安排,可以發現最近五年他每年都是六次下團組。習近平在重慶代表團強調,所有黨員、干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于人民。

                • 總書記@這些人:和你說說知心話

                  【學習進行時】今年兩會上,在參加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說了很多知心話。——3月4日,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時強調 ——3月10日,習近平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 來,一起學習習近平兩會“金句”!

                  全國兩會進行中,習近平總書記已先后參加政協聯組會和內蒙古、廣東、山東、重慶代表團審議,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習近平在兩會時間里,把脈問題、聚焦發展,為新時代中國發展引領航向。一起來看。

                • 習近平:長江經濟帶開發要科學、綠色、可持續

                  習近平強調,如果長江經濟帶搞大開發,下面的積極性會很高、投資驅動會非常強烈,一哄而上,最后損害的是生態環境。我強調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要共抓大保護,來剎住無序開發的情況,實現科學、綠色、可持續的開發。

                • 習近平等分別參加全國人大會議一些代表團審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戰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10日上午分別參加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一些代表團的審議。

                • 從“兩會時間”感受習近平的鄉村牽掛

                  曾經在梁家河插隊七年的習近平,曾經擔任縣委書記的習近平,領航十幾億人口大國的習近平,對鄉村、對廣大農民飽含深厚情感,始終牽掛在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人們還記得,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伊始就作出這樣的承諾。

                • 習近平下團組,這些重磅提法釋放明確訊息!

                  今年兩會期間,截至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已經四次下團組。困難群眾是習近平最牽掛的人,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性的指標是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 這篇“大文章”,習近平這樣擘畫

                  從工作重點到工作方法,習近平為我們勾勒出了鄉村振興的一篇立意深遠、構架完備、內容豐滿的大文章。2017年12月12日,習近平到江蘇徐州馬莊村考察時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 習近平總書記向女同胞致以節日祝賀

                  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的審議。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