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明年高考25省一張卷 教師:不解決分數線問題仍不公平

                2015年07月03日07:12  來源:新華網

                5034

                  新華網北京7月2日電 年復一年的全國高考正在發生引人注目的變化:今年,實行高考統一命題,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增至18個,2016年將有25省份使用統一命題試卷。

                  從全國統一命題,到分省命題,再重回統一命題……一張高考試卷的變化背后,究竟是簡單的回歸?還是新一輪高考改革的鋪墊?究竟該如何科學解讀高考重回“全國一張卷”?

                  是否更公平?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近日發布的通知,安徽等7省市從明年起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將使用全國卷,這是各地高考使用全國統一卷的最新動態。

                  實際上,在201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公布后,恢復“全國一張卷”成為改革大趨勢。2014年全國有16省市實行分省命題,統一命題的有15個;2015年,又新增江西、遼寧、山東3省實行高考統一命題,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增至18個。

                  資料顯示,2000年之前我國高考一直實行全國一張卷,從2000年到2004年,全國開始實施“統一高考,分省命題”的組織方式,越來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題的行列。

                  “高考再次走向‘全國一張卷’,是對老百姓期望教育公平的回應。”江蘇外國語學校老師朱明華說,高考分省自主命題,不僅使高考的權威性受到質疑,而且由于各地命題思想、命題難度及考查知識范圍、知識點不同,導致各地高考成績不具有可比性。另外,由于各地高中教材版本不同,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也不同,考生升入大學以后,水平參差不齊,給大學的教學也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以地域為界限的差別化高考制度越來越成為教育公平的絆腳石。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范國睿教授則認為,改革不在于一卷還是多卷,而是應鼓勵北上廣等高校聚集的地區更多招收外省市學生,同時鼓勵北上廣的學生報考外省市高校。

                  特級教師、上海向明中學校長芮仁杰表示,采用哪種形式沒有絕對公平,各有利弊。考試是一張卷子還是多張卷子都會有問題,關鍵要鼓勵學生多元發展、鼓勵高校多樣化辦學,才是科學的教育改革方向。

                  河南建業外國語中學高中化學老師葉娥說,“全國一張卷”是一種進步,但如果不解決各省份錄取分數線和招生名額問題,也談不上真正的高考公平。

                  是否更科學?

                  剛剛重回全國一張卷的遼寧省似乎嘗到了“甜頭”,老師們普遍評價,全國卷比地方卷更科學,更體現教育改革方向。

                  首先,表現在側重對知識的積累,而不是臨考突擊。沈陽市第五中學語文教師段春野說,全國卷要求知識面更廣,了解知識更多,信息量更大。比如判斷題:“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親起的,字是二十歲舉行冠禮后才起。”這種知識是一般課堂上不太會講到的,要靠學生多積累。“這會讓我們老師今后在教學中有了新的導向。”段春野說。

                  其次,表現在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而不是死記硬背。沈陽市第五中學數學教師姚宏偉說,解答題靈活性漸強,對知識的遷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學生要平時數學思維很好,很靈活,就很有利。要是對一些學得比較死,愛背題型的學生,就不利,這也是以后高考發展的一個方向。

                  第三,表現在無偏題怪題,沒有給學生增負。以往遼寧卷數學有10分壓軸題,要水平很高的學生才做得出來,一般學生只能靠“蒙”,以此來拉開層次。而全國卷沒有這個情況,難度適中,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技能,考的都是高中數學的主干知識。

                  是否為新一輪高考改革鋪墊?

                  采訪中,不少專家認為,現在恢復“全國一張卷”正當時,它并不是簡單的回歸,而是適應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

                  遼寧大學副教授姜海峰說,推行全國統一命題是大勢所趨。這不是十多年前的模式,貌似回到起點,但這個起點和當初最開始的全國命題并不在一個高度。當年是各地方不具備自己命題能力,勢必要全國一起命題,由于后來各地教育差距大,題目難以兼顧,才出現自主命題。但自主命題走到今天,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姜海峰認為,現在要推行素質教育和素質性的考核,通過考試的方式來考核學生某些方面的素質,和原來有非常大的區別。各地教育逐年發展,各地差距逐漸減小,沒有特別薄弱地區,已經具備了統一命題的條件和能力。

                  國家督學、廣東省教育廳副巡視員陳健說,全國一張卷必然需要全國統一的教材,然后實行全國統一的教育質量評價標準,這是與國家的系統改革完全一致的。如果還用自己的卷子和自己的教材,那就不便于適應國家改革需要。

                  還有專家表示,“全國一張卷”有利于更好地落實高校自主招生和異地高考政策。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等專家認為,高考這樣的大規模考試應遵循簡單易行、科學高效的原則,而且全國統一命題也是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的前提和基本措施。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考生在參加統一命題考試后可用高考成績去申請大學,大學獨立進行錄取。用統一高考保障基本公平,由學生和學校間的雙向選擇建立教育競爭機制,以此來校正各地的教育不公平。

                  不少專家認為,“全國一張卷”將為后續很多改革奠定基礎,比如異地高考問題,以及打破分省錄取,打破錄取批次,實現一檔多投等。(記者 鄭天虹 王瑩 仇逸)

                文章關鍵詞:高考;高考政策;高考試卷;高考成績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教育關注:國外高考改革進行時

                  進入21世紀后,隨著對于人才培養理念的轉變,世界各國也在探索著人才選拔模式的改革。

                • 開封8573名學子考上大學

                  記者從開封市招生辦公室獲悉,截止到8月15日為止,我省高考本科批次錄取工作結束,該市三個批次共錄取8573人

                • 高招專科錄取

                  13日從高招錄取現場傳來消息,全省高招專科提前批一志愿投檔,我省首批專科全科師范定向生競爭激烈,4所錄取院校錄取分數均超三本線。

                • 14歲少年體驗高考 考699分被中科大錄取

                  [摘要]最近,菏澤出了個小神童,一個14歲的小男生,才上高一就參加了今年的高考,結果這孩子考了699分,差一分700。據《民生直通車》報道,這孩子叫周天,今年只有14歲在今年的高考中,他考出了699分的高分,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

                • 全省各地市清華北大高考人數出爐 周口拿第一

                  近日,高考本科一批錄取工作塵埃落定,周口全市94名考生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的消息已傳遍周口的街頭巷尾。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