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烏鎮啟示:如何牽住科技創新“牛鼻子”

                2015年01月18日22:03  來源:新華網

                5034

                  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不能游離于全球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澎湃發展的大潮,不能沒有一群網絡經濟和網絡文化的領軍人物,不能在基于互聯網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新常態中處于落后的狀態,甚至被邊緣化。

                  中共上海市委十屆七次會議發出了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的號召,筆者結合去年11月參加在烏鎮舉行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所見所聞所思,對于上海如何在新形勢和新環境下奮發有為和堅定前行,談幾點粗淺的感想和體會。

                  更加積極地把握發展新趨勢

                  烏鎮為互連互通的全球互聯網的發展搭建了一個開放的平臺,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廣泛探討了跨境電子商務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互聯網與金融(促進金融創新和經濟發展)、互聯網與政府(公共服務創新)、新媒體新生態、互聯網創新未來(共建在線地球村)以及網絡空間安全與全球互聯網治理等議題。大會邀請了全球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位互聯網業界領袖和研究人員,其中國內的代表中絕大多數是各兄弟省市的,如大家所熟知的馬云、李彥宏、馬化騰、曹國偉、雷軍、古永鏘、張朝陽、劉強東、齊向東、丁磊等。可能是孤陋寡聞,我除了看到上海眾人科技的談劍鋒外,難覓上海互聯網業界人物的蹤影。從上海未來的創新發展而言,這是令人十分憂慮的。也就是說,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不能游離于全球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澎湃發展的大潮,不能沒有一群網絡經濟和網絡文化的領軍人物,不能在基于互聯網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新常態中處于落后的狀態,甚至被邊緣化。上海的發展要把握發展新趨勢,不能滿足或停留在線下的發展,而要順移動互聯網之勢而為,應數據驅動型經濟而謀,應智能新技術發展而動,實現線下和線上的深度融合,并更加注重和著力于線上的發展。

                  上海的歷史傳承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開明睿智、大氣謙和、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文化。上海人往往有超越他人的聰明點子,但看準機遇的迅即行動和持續發力往往慢了半拍或缺了后勁,被喻為“起了大早,趕了晚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形成了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多點突破、交叉匯聚的令人激動的發展新形態,上海在以上各領域都有超前的認知和較早的規劃,但發展的高度、精度、速度、深度、力度和持續發展的定力與世界各國和兄弟省市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由新技術帶來的創新轉化正在變得更加迅速快捷,產品服務的更新換代正在超乎人們想象地不斷加快,體制外充滿活力的創新要素正在對體制內的陳式舊習形成改革創新的倒逼態勢,我們需要改變按部就班、被動等待、消極守成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

                  營造并夯實大眾創業的基礎

                  烏鎮會議期間,李克強總理在同參會中外代表座談時指出,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只要“一機在手”、“人在線上”,實現“電腦+人腦”的融合,就可以通過“創客”、“眾籌”、“眾包”等方式獲取大量知識信息,對接眾多創業投資,引爆無限創意創造。上海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需要營造鼓勵各種創新的寬松環境并夯實創新基礎,既要有自上而下的高大上的創新,也要有自下而上的萬眾創新和大眾創業,以培育經濟新業態,創造發展新機遇,引領城市新未來。

                  營造并夯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和基礎,應當鼓勵并包容創新方法的多樣化,既要鼓勵原始創新、自主創新,也要鼓勵跟隨創新、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既要鼓勵開源創新、反向創新,也要鼓勵集成創新、協同創新,既要鼓勵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也要鼓勵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還要鼓勵各類草根和小微企業的微創新。通過形式多樣的創新方法和創新活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廣闊的平臺,藉以形成上海創新空間中豐富多彩的創新生態和創新鏈,構建全球創新人才的高地,在厚實的創新地基上日就月將地建造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大廈。

                  真誠地向兄弟省市虛心學習

                  烏鎮作為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舉辦地,有諸多地方值得上海虛心學習。

                  首先是積極主動的機遇意識。相比較北京、上海等地,在舉辦大型國際會議的經驗、人才、交通、住宿、會務、翻譯等方面,烏鎮并不具有特別的優勢,但浙江省作為舉辦方具有強烈的機遇意識,以積極爭取的態度創造了發展的機會,將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定格在烏鎮,從而為浙江搭建了未來潛在大發展的新載體,其直接和間接的效益難以估量。如大會舉辦的論壇中就設置了“透過浙江看中國:信息經濟論壇”,為浙江把握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機遇提供了通道和橋梁。大會舉辦前后,烏鎮及周邊的房產已經升值。

                  其次是認真扎實的辦會態度。浙江省各級領導和烏鎮景區在大會的住宿餐飲、交通接送、會場安排、大會文件、安全保衛、同聲翻譯、導引標識、景區參觀、志愿者服務等方面可謂竭盡全力,得到了參會中外代表的一致稱譽,為世界互聯網大會起了一個好頭,也提高了浙江和烏鎮景區的美譽度。

                  第三是登高望遠的環境建設。烏鎮作為江南水鄉,其規劃建設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大智慧、文化建設的大手筆和智能化發展的大視野。其景區建設規劃著眼景區的整體保護和統一建設,將所有空中線路放入地下,注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綠色環境的建設,建立起了規范嚴格的旅游管理制度,使景區形成了良性的可持續發展格局。烏鎮不僅較早地導入了智慧旅游的網絡、微博微信,而且在大會期間,景區在原有全覆蓋的無線網絡和2條百兆出口寬帶的基礎上,新增了5條千兆和2條萬兆光纜,大大提高了網速,使網絡社會的文明與傳統江南水鄉的文明交相輝映,令人感動和贊嘆。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調研時指出:“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正是上海新一輪的創新驅動和轉型發展的牛鼻子。如何牽住這個牛鼻子,如何走好這步先手棋,烏鎮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文章關鍵詞:烏鎮;科技創新;牛鼻子;互聯網 責編:王寬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烏鎮:一個江南小鎮的“互聯網春天”

                  當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春風撲面而來,烏鎮——浙江的一個江南小鎮早已進入互聯網的春天。

                • 實拍烏鎮的“互聯網+”

                  自201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以來,烏鎮積極擁抱互聯網,踐行“互聯網+”戰略,讓互聯網與生活、醫療、養老、創業等互聯互通,是全國“互聯網+”發展的先行區。新華網 魏煒攝  圖為烏鎮智慧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

                • 搭建"中國平臺" 讓互聯網造福世界

                  放眼全球,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也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信息鴻溝不斷拉大,現有網絡空間治理規則難以反映

                • 烏鎮互聯網醫院一年服務3.5億人次 網絡讓醫患精準匹配

                  截至10月底,烏鎮互聯網醫院單日接診量已達到3.1萬人次,超過三甲醫院門診量的兩倍。烏鎮互聯網醫院的誕生,改變了傳統的就醫形式,掛號、問診、會診、藥物配送、保險支付都可以在網上完成。

                • 大黃鴨之父霍夫曼出新作:"浮魚"亮相烏鎮

                  這件作品是“大黃鴨之父”弗洛倫泰因·霍夫曼根據烏鎮西柵景區內“水劇場”的空間環境而創作,也是即將開幕的“烏鎮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的重要參展作品之一。

                • 烏鎮十大免費項目,我只告訴你

                  烏鎮依水而建,傍橋為市,船是居民們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也是游人欣賞烏鎮風光的絕佳選擇。步入西柵,你可以先乘坐一趟免費的擺渡船,開啟你的古鎮之旅。

                • 他們在烏鎮吃到了丁磊養的豬

                  世界互聯網大會于不久前落下帷幕,大佬們在烏鎮的飯局都吃了些什么?

                • 共建共享網絡家園 烏鎮峰會永不落幕

                  日前,舟山市金塘個協支部黨員,利用考評后的休息時間,閱讀報紙上刊登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新聞。姚峰 攝  浙江在線12月20日訊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已在烏鎮圓滿落幕,但互聯互通、共享共治,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的期許永不落幕。

                • 【烏鎮峰會專家談】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主旨演講中提出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既為全球互聯網發展和網絡空間治理提出了中國的思路和方案,也為我國自身的發展指明了道路。

                • 烏鎮峰會老外看(10): 中國拒絕網絡霸權

                  中國相信互聯網在現代社會十分重要,且是人類進步的基礎,同時也強調國際社會共同建設一個網絡空間的命運共同體。 創建一個全球共享的網絡空間必須基于以下價值:互相尊重、共同利益、和為確保網絡內容合法而采取合理管控的國際合作。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