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游人在霧霾籠罩的景山上眺望故宮。 新華社發
重度污染仍將持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測,今天,空氣質量略有改善,從明天到30日,京津冀中南部將可能出現重度污染,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嚴重污染。31日開始好轉,預計11月1日至3日,京津冀大部分地區空氣質量較好。針對APEC期間北京空氣質量問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介紹,從6月開始,本市已經展開減排措施,將使主要污染物減排40%以上。市環保局透露,10月26日起,北京環保和氣象部門將啟動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滾動預測預報機制。
今天空氣質量預計轉為優良
市環保監測中心信息顯示,前日下午本市PM2.5在高濃度水平繼續上升,下午到前半夜濃度維持300微克/立方米左右,后半夜濃度降低至250微克/立方米,下降明顯。昨日白天濃度又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中午前后本市中心城區及南部維持嚴重污染級別,北部地區污染水平略低,維持重度污染級別。隨著昨晚后半夜冷空氣的影響,預計今天本市空氣質量將轉為優良。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首席預報員丁俊男介紹,從明天起至30日,京津冀中南部可能出現重度污染過程,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嚴重污染。
10月31日是一個自較差向較好空氣質量形勢的轉折,11月1日至3日,京津冀大部地區空氣質量形勢可能較好。
三次全國性污染影響56萬平方公里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宮正宇介紹, 10月1日至10月24日,全國發生了三次較大范圍的區域性灰霾污染過程,161個城市共發生155天次重度污染和31天次嚴重污染。
在第一次全國性污染過程中,10月7日,本市開始出現空氣重污染,至9日污染持續加重,空氣質量指數由200提高到379,PM2.5日均值從150微克/立方米升至329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級別。12日空氣質量轉為優。
在第二次全國性的污染過程中,本市10月18日至20日均維持在重度污染水平,21日空氣質量轉為良。
本市最近一次的污染發生在10月23日,當日中度污染,24日重度污染,昨日部分地區嚴重污染。
宮正宇介紹,三次污染過程最大影響面積達到56萬平方公里,京津冀周邊和東北部分城市成為此次重污染過程的“重災區”。
2013年1月、2013年10月、2014年2月,我國均發生大范圍的空氣重污染過程,與這三次重污染過程相比,今年10月的重污染過程仍然呈現污染程度重、持續時間長、累積速度快的特點,但影響范圍、持續時間和污染強度均明顯減輕,不過污染范圍較為集中,主要圍繞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宮正宇舉例說,今年2月發生的空氣重污染影響范圍約181萬平方公里,“2月正值采暖季,燃煤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比較明顯”。10月份的這次重污染影響范圍約為56萬平方公里,影響面積有所縮小。
啟動APEC空氣質量滾動預報
市環保局透露,10月26日起,北京環保和氣象部門將啟動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滾動預測預報機制。若空氣質量出現轉差趨勢,將啟動“加密”預測預報。即如果出現輕度及以上污染或者有加重的趨勢,除下午三點的空氣質量會商外,還在上午增加一次會商。如果出現重度污染,則根據情況隨時會商。此外,APEC會議期間,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東、山西還將每日聯合會商空氣質量。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參與研究了APEC期間保障本市空氣質量的工作。他介紹,從6月開始,本市就已經啟動APEC的空氣質量保障進程,京津冀地區制定了保障方案,其中北京的保障方案和北京奧運時期相同,通過關停高污染企業、加強污染物排放監測,使主要污染物如PM10、PM2.5、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減排超過40%以上。周邊省市主要污染物最少減排30%。此外,本市還發布了APEC放假安排、單雙號限行的措施。
但柴發合坦言,氣象條件存在不確定性,從目前的情況看,今年本市靜穩天氣比較頻繁,持續時間較長,應該落實好所有減排措施。可以確定的是,“APEC期間,即使出現一般污染,也將按最高污染等級的應急預案啟動相關措施”。
原因分析
秸稈焚燒加重污染
每當發生重污染過程,原因首先有兩大方面,一個是污染物排放量大,另一個是擴散條件不利。10月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影響著空氣質量,就是秸稈焚燒。環保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研究員厲青介紹,根據衛星遙感監測,10日5日至10日部分省市秸稈焚燒較為集中,總計監測到火點278個,主要分布在河南、山東地區。10月17日至20日監測到火點659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河北、河南、遼寧、山西等省份。10月23日共監測到甘肅、河南、黑龍江、吉林、江西、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西的秸稈焚燒火點106個。秸稈焚燒對本次重污染的形成和加重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此外,區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貢獻疊加也加速了重污染的形成。研究表明,北京市硝酸鹽、硫酸鹽、銨鹽等二次粒子對PM2.5質量濃度的貢獻接近70%,說明機動車、燃煤等污染源排放在高濕靜穩天氣條件下的積累轉化非常迅速。在重污染過程中,華北中南部的高污染物向北輸送,并在西山和燕山山腳地區堆積,進一步推動北京地區的PM2.5小時濃度持續升高,最終形成小時峰值濃度近400微克/立方米的嚴重污染。 (記者 吳婷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