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盤點七類人可落戶北京 解析戶籍制度改革

                2014-08-02 07:58 來源:新京報

                  7月30日,國務院公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公安部相關負責人也指出,北京將會及時出臺積分落戶制度。

                  最新統計數據指出,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14.8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為802.7萬人。和“北京戶口”捆綁的字眼,歷來是身份、福利,以至于幸福感、安全感。“黑市”上,北京戶口甚至是一種待價而沽的商品。

                  新京報記者歸納發現,近年來,北京市出臺的一些便民政策已覆蓋非京籍人口,如生育險等。然而,雖然部分政策待遇的戶籍藩籬在逐漸模糊,但“北京戶口”的附加值依然能夠延伸至各個民生角落。

                  哪些途徑能取得北京戶口?

                  1.新生兒

                  目前北京新增戶籍最多的情況。父母一方為京籍,就可以為新生兒申報北京戶口。

                  2.高端人才

                  主要是指被列入“千人計劃”的高層次海歸、博士后等特殊人才。

                  3.應屆畢業生

                  應屆畢業生可通過應聘有“進京指標”的單位實現留京,比如考取北京市、中央部門公務員職位,應聘事業單位、國企等,或考取能解決北京戶口的大學生村官和社工崗位。根據規定,“進京”應屆本科生不能超過24歲、碩士生不超過27歲、博士生不超過35歲。

                  4.有條件投靠者

                  夫妻投靠的條件包括:申請人為外省市無業人員或農業戶口,年滿45周歲;結婚需滿10年;被投靠人是本市非農業戶口;在京有合法固定住所。離休、退休人員投靠子女則要求:申請人已達到離、退休年齡,并辦理離、退休手續;申請人在外省、市(縣)無子女。

                  5.勞模等

                  今年相關部門規定,凡是在北京市被評為全國勞模、現在仍為農業戶口且有落戶意愿的外省市農民工,均可視作落戶對象。

                  此前,有在京見義勇為人員也獲得過北京市戶口。

                  6.商人

                  為北京市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商人,如符合相應條件可在北京落戶。

                  7.其他人員

                  通過公務員考試;應聘有進京指標的國企、事業單位、高新技術企業等,就有機會獲得北京戶口。

                  北京戶口的“附加值”

                  養老

                  目前,職工在北京參加養老保險是沒有戶籍限制的,但退休之后是否擁有北京戶口,對于能否在京享受養老待遇的規定不盡相同。

                  對于北京市戶口的人員,只要達到北京市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的兩個條件—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并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就可以在京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而外埠戶口、在北京市工作并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滿10年的人員,可在北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北京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這部分人群,還可以像京籍人員一樣,在達到北京市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的條件后,按月領取養老金。

                責編:王芳菲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