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害死人”
有兩位副市長曾與三峽全通董事長探討企業盲目擴張的風險問題。后者稱,有市領導要求他把企業搞大
繁華之后,三峽全通陷入泥沼。自去年年底開始,媒體不斷爆出,三峽全通盲目求大,一半廠房從未用過;涉嫌虛假出資、關聯交易套現;行政部門監督不力等問題。公司的數千員工長期放假,70余條生產線,運轉的只有個位數。
前述原宜昌高層領導稱,對三峽全通招商引資時,市里曾開會研究,幾十位市、局領導一致投了贊成票,“沒有一個反對的”。
但二期、三期工程開工時,有市領導就開始私下議論,認為公司擴張過于盲目,非常危險。該領導稱,有兩位副市長曾與梁士臣探討企業風險問題。梁士臣稱,不是他想把企業搞這么大,而是有市領導這樣要求。
該領導還說,此后市里就沒再開會討論過三峽全通的發展,關于這個公司的事情,郭有明一個人全盤負責。
據媒體報道,2012年,三峽全通就已經入破產清算程序,項目善后由政府接管。總經理趙大河即是受政府指派,從當地一家化工企業調任三峽全通。
宜昌一司法系統官員證實,目前梁士臣已經被限制離開宜昌,如有特殊事項需離開,要由宜昌派人專程陪同。
今年7月,趙大河在公司生產動員會中稱,今年1月公司解決了6家銀行59筆共計43.3億存量貸款,避免了貸款違約。但這筆錢并非由梁士臣的企業所出,是宜昌市財政籌集的專門資金。
當地一銀行系統高管稱,三峽全通目前全部借貸約有70億元左右。除此,還有大量供貨商的欠款,尚無法計數。有傳言稱,有該市政府資產作為抵押為三峽全通貸款。但上述消息并未得到宜昌市官方確認。
一位湖北省司法系統人士透露,有貸款給三峽全通的銀行曾打算走訴訟程序,但未被法院受理。
至于郭有明與三峽全通的私下關系,據一位知情人士稱,在三峽全通的報銷賬目中,確曾有郭有明及其家人乘坐飛機的票據,且行程并非公務。但郭與三峽全通之間,是否存在其他利益輸送,目前尚無從得知。
得知郭有明出事后,這位老領導在日記里寫下“GDP害死人”。
12月3日,占地4800畝的三峽全通公司里,望不到邊際的廠內公路上鮮有人走動。多個閑置的車間內落滿塵土。公司第16層梁士臣辦公室大門敞開,但不知人在何處。該公司總經理等均稱在市政府開會,不接受采訪。
行事低調的市領導
郭有明給人的印象是沒有官架子,待人和善。行事很低調
1956年12月出生的郭有明是湖北隨州人, 1982年畢業于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簡歷顯示,郭有明第一份工作是湖北省水利三團的技術員。此后11年中,逐步升任湖北省水利廳政治處主任、人事勞動處處長。
在水利廳政治處擔任主任時,郭有明只有30多歲,他也是省委組織部重點培養和提拔的干部。1996年,郭在40歲時升任湖北水利廳副廳長,在任副廳長期間,適逢1998年抗洪救災。據水利廳的同事稱,郭在指揮部任參謀職務,工作能力受到省里主要領導的看重。
2000年左右,一位湖北省水利廳原廳長曾告訴郭有明,他認為,郭此前工作多與工程有關,欠缺行政管理經驗。如果到下面(地市)任職,會開闊視野,對仕途有很大幫助。郭很認可這個建議。
適逢三峽大壩建設,宜昌市缺一名懂水利的干部。這年6月,郭有明調任宜昌市委副書記,主管農業和水利。
2003年,2004年,郭有明任宜昌代市長、市長,2008年,升任宜昌市委書記。
宜昌當地一位媒體人說,郭有明平時沒有官架子,待人和善。郭行事低調,當地媒體深知他的要求,關于他活動的報道如果發圖片就不發文字稿,發文字稿就不發圖片。2011年,郭升任湖北省副省長兼任宜昌市委書記時,還要求宜昌媒體只寫他市委書記這一個職務。
2011年,宜昌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有一次,郭有明坐車遇到前面出租車扔礦泉水瓶。郭有明讓司機將那輛出租車截停,讓對方把水瓶撿起來,放入垃圾桶。
上述媒體人稱,郭給人的印象是“干事”的人。(記者 孟祥超 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