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發掘第一人:對DNA鑒定曹操家族保留態度

                2013-11-15 07: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日,復旦大學確定曹操家族DNA的消息一出,讓沉寂了許久的河南安陽曹操墓真假之爭再次躍入公眾的視野。11月13日,曹操高陵發掘第一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偉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目前沒有與復旦大學進行提取安陽曹操墓遺骸DNA鑒定的合作,“尊重用DNA鑒定曹操家族的考古研究方法,但在應用上很謹慎,持保留態度。”

                  2009年12月,河南省文物局向媒體公布一項重大考古成果:曹操高陵在河南得到考古確認,曹操墓就在河南安陽。此說一出,立刻引起引起轟動和爭議。隨后,在質疑聲中,復旦大學人類遺傳學實驗室宣布,擬用DNA技術研究曹操家族DNA。幾年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爭議雖然有所減弱,但并未消失。期間,曹操高陵發掘第一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偉斌就曾圍繞公眾關心的問題接受過記者的獨家專訪。

                  “證明曹操墓真實性有多種手段,為什么要以DNA的手段呢?DNA的手段可信程度有幾分?我們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再說也沒有人跟我們聯系說要用這種手段驗證。”潘偉斌告訴記者:“我們要用成熟的手段,進行我們的工作,將來可能有許多學科要介入到曹操墓出土文物的研究,修復文物也有很多科技手段。遺傳這方面有多少價值,我們只能聽專家的,社科院考古所的一些遺傳學專家關于這方面已經給出準確答案了。”

                  “有的人一直說曹操墓的證據鏈不足,事實上,曹操墓可能是建國以來考古發掘里面證據鏈最足的一個。”潘偉斌告訴記者,一般人的墓葬,史書上是沒有記載的,有些即使有記載也是一筆帶過。但曹操因為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史書上記載得很詳細,他的死,埋葬的位置,怎么安葬的等等,都有資料印證。

                  2012年初,潘偉斌曾對質疑作出正面回應,當時,復旦大學用DNA技術研究曹操家族尚無結果。那么,時隔近兩年,在復旦大學曹操家族DNA研究結果出來后,被譽為“曹操高陵發掘第一人”的潘偉斌又會有什么看法呢?

                  一聽記者提出問題,潘偉斌就啞然失笑,然后不慍不躁地闡述了自己的“一家之言”。

                  “我尊重任何人的研究成果,但在應用上很謹慎。”潘偉斌說,關于復旦大學確定曹操家族DNA的事情他不想多說,不想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但他了解后,“持保留態度”,覺得“研究方法運用上不對。”

                  潘偉斌認為,如果說曹操父親是在家族內過繼的,那么曹操祖輩的DNA與曹操后人的DNA,實際上是沒有任何交集的,因為他們不是直系親屬,只有曹操兄弟和后人才會出現交集,這是很常識的問題。“一個過繼的孩子和他爺爺的NAD能有什么關系?不用說,這是常識。”但為什么這種常識的問題被忽略,他表示很不解。

                  另外,潘偉斌還告訴記者,曹墓出土的東西很多,目前,他還在進行出土文物的研究、修復等工作。具體完成的工作量,不便多說。像昔日他接受記者專訪時所說的一樣,他只想沉下來,靜下心工作,盡量少受外界干擾。(記者 門杰丹)

                責編:李宜馨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