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彰顯反腐新力度
針對民眾普遍期待的“反腐改革”,全會指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
“治理腐敗是涉及執政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從公報內容可以看出,中央更加關注‘制度防腐’,從制度上規范約束權力,強化監督,是反腐敗的治本之策。”北京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燕繼榮表示。
改革開放35年以來,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反腐規范和體系。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不斷祭出反腐重拳,彰顯了反腐決心,也表明了反腐形勢的嚴峻。
當前,腐敗現象在我國處于易發、多發、高發期,新的腐敗內容和形式不斷出現,凸顯了制度反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針對嚴峻的反腐形勢,我們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個人道德修養的培養,開展巡視工作等,取得了相當的成效。同時,要真正把權力關進籠子里,必須進行制度性安排設計,用制度約束權力,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消除腐敗。”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說。
“建立有效的監督體制,形成政府、媒體、網絡、民眾共同監督的合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是制度籠子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燕繼榮說。(記者王宇 安蓓 李延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