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常委:中國堯舜時代已實行協商民主

                2012-10-12 07:22 來源:人民日報

                  近年來,隨著人民政協理論創新和事業發展,協商民主的概念逐漸為社會所關注和接受。作為社會主義民主兩種重要實現形式之一,它與選舉民主是怎樣的關系?它為什么在中國出現,獲得了怎樣的發展,未來的發展之路又如何?為此,我們專訪了全國政協常委、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

                  從實踐到理論的飛躍

                  記者:說到民主,通常大家比較熟悉的是選舉民主,何謂協商民主呢?

                  李君如: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怎么使人民能當家作主,需要一定形式來保障。選舉民主、協商民主都是民主的實現形式。選舉民主遵循的是少數服從多數原則——通過群眾無記名或記名的投票,讓每個人有機會公開公平地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使民主權利得以實現。協商民主遵循的是共識原則——人民群眾中具有不同利益訴求的人通過平等對話、討論、協商,形成共識,而后所有人按共識行事。還有一種是談判民主,遵循的是利益分割原則,當選舉票數相等或相近、協商無法形成共識時,通過談判切割利益。

                  記者:人民政協已經歷了60多年的發展,為何近幾年,協商民主才常被提起,這一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李君如:2006年2月,中共中央頒發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首次明確提出,“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201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共政協全國委員會黨組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貫徹落實情況的報告〉的通知》正式提出“協商民主”這個概念,并強調要把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這兩種民主形式結合起來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這兩個文件,標志著中共中央自覺地把協商民主作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方向。這也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應該講,協商民主并不是現在創造出來的,而是我們幾十年實踐經驗的提煉、概括和總結。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十分重視民主問題的研究,在根據地的民主政權建設中主要用的是選舉民主,而在統一戰線中主要用的是協商民主。在中國共產黨決定奪取全國政權的時候,中國共產黨在1948年4月30日發表了著名的“五一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這一重大的決策表明,人民政協即將成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從而也將成為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在1954年召開人民代表大會以后,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又決定讓人民政協繼續存在并發揮作用。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實行的就是協商民主。這樣,就在中國形成了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兩種民主形式。應該說,這是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了不起的政治杰作。

                  人民政協有很多特點,也有利于推進協商民主。一是界別構成好。政協是按照界別組織起來的,目前我國的政協委員由各政黨、各民族、各階層以及臺港澳特邀代表等34個界別組成。共產黨是國家的領導核心,但在政協里只是34個界別之一,且總人數不超過40%,這一結構設計保證了人民政協的廣泛性和代表性。二是組織形式好。政協按界別開會,政協委員沒有上下級之分,打破了區域性和行政性的壁壘,有利于充分發揚民主。三是工作機制好。政協委員通過各種形式的會議以及視察、調研等活動,了解社情民意,并通過提案等形式表達意愿、意見。尤其是大會發言制度,其它代表大會都沒有這種形式,近年來每次政協會議都有三場大會發言,近50人的發言有很多旗幟鮮明、切中時弊的好發言。

                責編:王濤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