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6日16:46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秦雯)3月26日,記者從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鄭州市將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年最低繳費檔次調整為200元。
建立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最高補貼340元
據了解,按照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財政廳《關于建立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豫人社〔2018〕8號)的要求,從2018年1月1日起,鄭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年最低繳費檔次取消年100元的繳費檔次,年最低繳費檔次調整為200元。
調整正常繳費補貼標準。對正常繳費的參保人,年繳費200元繳費補貼65元、300元補貼70元、400元補貼75元、500元補貼80元、600元補貼90元、700元補貼100元、800元補貼120元、900元補貼140元、1000元補貼160元、1500元補貼190元、2000元補貼220元、2500元補貼250元、3000元補貼280元、4000元補貼310元、5000元補貼340元。此項補貼調整后,既保持了鄭州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的連續性,又確保了與豫人社〔2018〕8號文關于此項補貼有關規定的銜接。
增發繳費年限養老金,采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方式予以過渡
同時,鄭州還將增發繳費年限養老金。為確保鄭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持續性,更好地體現多繳多得激勵機制,鼓勵引導城鄉居民早繳費、長繳費、不斷保,提高城鄉居民參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市增發繳費年限養老金采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方式予以過渡。
“老人老辦法”即:2008年7月1日鄭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啟動實施至豫人社〔2018〕8號文規定的增加繳費年限養老金時間(2013年12月31日),這一期間的參保繳費人員,按照《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鄭政〔2015〕47號)規定增發繳費年限養老金,并將該文第六項第一款基礎養老金“月加發基礎養老金2元”調整為“月加發基礎養老金3元”;“新人新辦法”即:2014年1月1日起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繳費人員,按照豫人社〔2018〕8號文規定執行。
2月28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公布了《關于建立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調整完善全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參保居民將獲更多實惠。
我國養老和醫療保險攻堅再下一城。人社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司長劉從龍、醫療保險司副司長王芳琳日前介紹了社會保險相關工作情況。據悉,我國將在入口處進一步降低參保門檻,出口處提高受益水平,更好發揮社保助力脫貧攻堅作用。
鄭報融媒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提高養老金最低標準,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平均每人每年490元,全年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一系列利好政策接踵而至,2018年我省將重點實施10專項行動惠民生。繼續調整退休人員退休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平均每人每年490元。
安徽、天津、湖南、山西四地將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河南明確,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提高到每人每年490元;江蘇提出,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10元。
近期,浙江、河北、安徽等多地發布城鄉居民增收實施方案,瞄準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等七大重點群體推出激勵計劃,出臺了不少促進居民增收的實招、硬招。
從2017年7月1日起,鄭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在每人每月140元的基礎上增加20元,最低基礎養老金調整到每人每月160元,待遇水平居全省首位。
今后,河南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將更加完善,2020年前,力爭實現應保盡保、不漏一人,法定人群全覆蓋。為鼓勵繳費,政府還對參保人給予繳費補貼:對選擇500元以下標準繳費的,給予每年不少于30元的補貼;對于選擇500元以上標準繳費的,給予每年不少于60元的補貼。
2017年,隨著多項政策的出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最低工資標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等均有所上漲。河北省自2017年1月起,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0元。
目前,北京市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有85萬人,其中享受老年保障福利養老金人員43萬人,每人每月領取福利養老金425元;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員42萬人,每人每月領取基礎養老金510元。據介紹,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共有3447萬人參保,參保率達98.22%,其中有985萬人正在按月領取養老金。
該目錄將于明年1月1日起執行。這也意味著,明年元旦起,全省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一樣平等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待遇,逐步實現城里鄉下看病、報銷“一個標準”。
截止目前,全縣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卡發放工作已圓滿完成,累計發卡54.7萬余張。至11月,券橋、獨樹、楊樓、拐河等鄉鎮的4萬余名參保人員已通過社保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2017年將實現全縣城鄉居民通過社保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全覆蓋。
再如,山東、廣東、寧夏城鄉醫保并軌后,城鄉居民統一使用基本醫保藥品目錄,農民的可報銷藥品種類分別從1100種、1083種、918種擴大到2400種、2450種、2100種,醫保用藥的范圍增加1倍多。
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城鎮職工養老金已連續11年上漲,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去年才首次上調,從每月55元增至70元。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去年城鄉居民養老基金當期結余已首次出現縮水。
日前,項城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通過省一級驗收,標志著該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已經達到了合格水平。
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城鄉居民可享“二次報銷”:在基本醫療保險基礎上,城鄉居民因重大疾病發生的“起付金額”以上、5萬元(含)以內的費用可報銷50%,超過5萬元的費用可報銷60%。同時,大病保險“上不設封頂”,去年發生大病費用的患者也在報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