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8日19:36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大象融媒映象網北京特派記者 秦雯 阮海峰 王韶卿/文 段晉哲/圖)政府工作報告在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方面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
“醫養結合”這個詞也成為了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關注的話題。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為此,全國人大代表、許昌開普檢測研究院院長李亞萍,全國人大代表、柘城縣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南丁格爾獎獲得者)宋靜,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周弘,以及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科技成果推廣中心主任司富春,4位河南團全國人大代表就“醫養結合”分別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李亞萍:幼兒園+養老院打通醫養結合的任督二脈
老齡化的不斷加快也給醫養結合提出了一些挑戰,如疾病模式會發生改變,心腦血管疾病、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將成為主要疾病負擔。康復和護理需求以及就近服務、上門服務等需求都會大幅度增加。
李亞萍表示,考慮到中國老年化越來越嚴重,這也是一個重大社會問題,醫養結合并不是簡單問題,如果僅僅建醫院,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養老與醫療的結合,不是先有養老機構,再建家醫院,醫養就結合了。”她認為,要實現兩者的結合,養老院本身就要設置醫護團隊,以解決養老者的基本需求,醫養兩者是互補的。
此外,對于探索醫養結合方面,李亞萍建議,在養老院旁邊設立幼兒園,將所在社區的老人和小孩集中照顧。老人可以教孩子唱歌、給孩子講故事,小孩可以陪老人玩。
“推行‘幼兒園+養老院’這樣的新型養老模式模式,不僅有效提升了養老服務質量,也可以讓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李亞萍坦言,孩子們的笑聲會感染老年人。“祖孫樂”的小天地,對老對小都有好處。
全國人大代表宋靜:依托醫療機構建立居家養老,醫療資源同時兼顧養老院和公寓
國家老齡化時代已經到來,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占到16%,宋靜來自基層縣級醫院,來北京前她曾調研了農村某地的人口結構,大概60歲以上老人占到13.6%。
宋靜表示,生老病死是每人都要經過的階段,養老問題越來越突出,依靠子女養老的方式已經不太現實,矛盾也比較突出。因為獨生子女孩子在身邊的機會少,依靠國家養老拖地,全部納入養老也有一定困難和壓力。
因此,她十分贊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醫養結合,“我認為可以依托當地的醫療機構,建立居家養老模式,老人的床頭就有呼叫,呼叫鈴一打醫院就可以有人員接電話,解決實際需要。”宋靜說,這樣老人如果有小的病情醫護人員就上門就診,如果病情嚴重就馬上接到醫院治療。
醫療資源可以同時兼顧到養老院和公寓,而且讓護理人員、醫生、護士共同參與養老公寓的生活照料,以及健康教育和其他的一些服務,例如慢病的管理,用藥的指導,老人不用再跑路,護士在家就可以實現。
全國人大代表周弘:醫養結合可參考“長期照顧”模式和抱團養老模式
周弘表示,從我國目前人口結構來看,馬上面臨大量醫養結合的需求。有些病應該在社區看,但現實中有些社區醫院有待規范,人們不得不去大醫院看小病。她認為,要解決醫療資源緊張的問題,醫養結合的“青島模式”值得借鑒。
“普遍的醫療系統是不區分病人的,同樣在ICU,有的是短期病號,有的患的是難以治愈的病,都放在里面,極大浪費了醫療資源。‘青島模式’把這部分人分出來,在專門的養老機構里接受長期照顧。這些人需要的不是手術或者急診大夫,而是像護士這種能打針輸液的基本醫護人員。”周弘介紹,“醫養結合”模式應有一個通道,平時老人一邊養老一邊接受照顧,如出現急癥可通過通道直接去醫院接受治療,在這樣的體制下,費用降低了、家庭安心了。
推廣這種“長期照顧”,費用誰來承擔仍是繞不開的話題。周弘介紹,青島從醫保中撥出資金成立“長期護理險”,保障臥床護理和失智照料等失能老人。
“所以推動養老改革,需要各方政策的配套。”周弘認為,抱團養老也是一種好方法。她告訴記者,有個醫務人員,請了老無所依的親戚住在她家,老人們相互扶持,有一個保姆給大家做飯。“這樣的養老模式應當有配套的鼓勵,但是國家的政策卻與其不匹配。例如在階梯電價政策下,人多了電超過了規定電價后,電費單價就提高,讓這些老人付出更高的電費,這樣就打擊了‘抱團養老’的積極性。”周弘建議,無論醫療、社會、住房政策,都應更加融匯貫通,讓百姓真正享受到便利。
全國人大代表司富春:建立“醫康養融合”信息庫, 推動養老信息化
司富春表示,中國進入并將長期處于老齡化社會已是不爭的事實,養老問題,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各級政府及社會團體也在積極探索新型養老模式。黨的十九大報告又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他認為,醫養結合是條好路子,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就目前我國各地醫養結合試點運營情況看,呈現服務需求高,工作協調繁、實際推廣難的局面。在實施過程中醫療、養老、康復和保健機構銜接不暢,人才及技術資源分配嚴重不均,各自提供的康復保健服務不能滿足當前市場需求,不能有效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司富春建議,要明確權責,優化政策協同力度,醫康養結合涉及衛計、民政、人社、財政等多部門,明確各部門職責界定;建立“醫康養融合”信息庫,共享優勢資源搭建開放式、共享的大平臺,建立“醫康養融合”信息庫, 推動養老信息化進程;政策引導,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對養老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納入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時適當降低標準;增加診療護理服務許可項目和用藥類別,提高報銷額度;健全合作機制,實現利益共享,支持養老機構按規定開辦康復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機構和醫務室、護理站等;允許公立醫院資源豐富的地區將部分公立醫院轉為康復、老年護理等接續性醫療衛生機構。
3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周崇臣做客河南廣播電視臺大象融媒全國兩會演播室,針對醫聯體對分級診療制度的促進作用和河南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等方面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闞全程介紹,河南省委、省政府專門提出了2020年要打造完成區域醫療中心,圍繞引人才、引平臺、引機制、引管理的模式,快速提升河南省醫療機構的疑難重癥診療水平。
現在“創客城”處于規劃打磨階段,今年5月左右,我們的規劃將確定。建設“創客城”當然中間也有難點,但是我想無論多難,只要想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龔建明說,“這些重要戰略思想推動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和全局變化,治理力度大,政策舉措實,執法督察嚴,環境改善快。”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通許縣大崗鄉蘇劉莊村村醫馬文芳接受映象網記者采訪。
加快中醫藥國際化進程,司富春建議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與傳播,根據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地域特點,采取合適的方式和途徑,把中醫文化的對外傳播作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均衡發展。
建設制造業強省,就要推動河南制造朝河南創造轉變,河南速度向河南質量轉變,河南產品向河南品牌轉變,這是質量提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
全國人大代表方運舟在河南代表團舉行分組會議時提出,建議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增加充電樁設施,加大農村充電樁電費補貼,同時出臺農村新能源購車補貼政策。
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張家祥接受映象網記者采訪時說,面對后調水時代既要保護水質,又要精準脫貧、加快發展的多重挑戰,淅川縣經過認真研究論證,作出了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全力創建丹江湖國家5A級景區的戰略選擇。
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張家祥接受映象網記者采訪時說,面對后調水時代既要保護水質,又要精準脫貧、加快發展的多重挑戰,淅川縣經過認真研究論證,作出了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全力創建丹江湖國家5A級景區的戰略選擇。
他表示,在營商環境方面,開封片區可以說是按照國際化的營商標準全力推進,截止目前,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入駐企業達到2112家,注冊資本金達507億,“去年克強總理到開封調研的時候對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的建設給予充分的肯定。”
河南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域,在我國制定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規劃中,將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河南的糧食安全影響到全國大局。
馮琪雅介紹,民營企業發生貪腐案件時想要立案時往往困難重重,即使立案了,量刑和執行力度往往比公職人員弱,造成犯罪成本低,不利于遏制民營經濟貪腐現象的滋生。”
馮琪雅介紹,民營企業發生貪腐案件時想要立案時往往困難重重,即使立案了,量刑和執行力度往往比公職人員弱,造成犯罪成本低,不利于遏制民營經濟貪腐現象的滋生。”
李光宇說,太極文化自我國流傳到世界各地,在一些亞洲國家也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群眾基礎和極大的影響力,如果一旦被其他國家搶先申遺,對我國而言將是不可估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