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6日19:00 來源:映象網
15名少年都被北大清華錄取
映象網快訊(記者 駱瓊 實習生 李瑾 文/圖)7月26日,在鄭州一中的校園內,15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正在合影留念,他們手中高舉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盡情地歡呼著,迎接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
他們都是今年參加高考的學生,通過努力考到了自己心儀的大學,據記者了解,他們中間10人被清華錄取,5人被北大錄取。此外,據記者了解,該校共有近30位同學的分數達到了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
河南省第一張清華大學通知書來自這里
鄭州一中始創于1949年,承襲了東里書院、天中書院、明新書院的書院之風、治學之道。在2016年高考中,一中畢業生849人,一本裸分過線781人。
其中,理科一本裸分過線714人;文科一本裸分過線67人。理科考取全省裸分前100名5人、前1000名50多人,600分以上近400人。
同時,該校的葛宵飛同學成為了河南收到首份清華通知書的“幸運兒”,她因為生物奧賽獲獎被保送,已經被送到清華大學參加集訓。
“學霸“班級有41個人考上了重點大學
除了葛宵飛同學外,一中還有很多學生也接到了清華北大等高校的“橄欖枝”。7月26日,李霖源、陳書慧、王秋艷周逸農等20多位同學再次來到學校領取了他們期待已久的通知書。
清華、北大、人大、北師大、中傳媒……據不完全統計,該校的1613班共有42人,除了因為身體原因外,有41人考上了重點大學。其中清華5個,人大3個,北師大1個 ,中國傳媒1個,北中醫1個,北科技1個,河北大學1個,中科大1個 ,上交1個,同濟1個,上科1個,東南2個,中國藥科大學1個……
除了1613班外,1615班也是一個“學霸“班,他們班級里還有一張大學旅游指南,圖片上記錄著他們所考入的大學和所在省份。其中既有清華北大還有中央財院、南開大學等,涉及了十幾個省份。
帶你走進學霸們的世界
能考入類似清華北大這樣一流的大學,這些學霸們肯定有著不一樣的訣竅或者是秘籍,那接下來就讓記者帶你就近他們的世界。
李霖源 18歲 北京大學錄取 平時喜歡看數學類的書籍
眼前的這位小伙子雖然只有18歲,但在交談中卻透露著超出同齡人的成熟和穩重。從小,李霖源就對數學有著和常人不一樣的熱情。
“我大概是從初中開始看各種和數學有關的書記,比如《幾何原本》、《幾何學》等等,到目前大概已經有幾十本了吧。”李霖源說,從其中他仿佛能看到一種秩序、比生活更高一層次的東西,從中他也學會了很多。
和同齡的孩子一樣,李霖源也熱愛體育運動,“沒事的話我就會和同學一起打打排球,但平時很少玩游戲,感覺很無聊。”
對于一個月后的大學生活,李霖源充滿了期待,因為進入到了大學,就意味著自己能支配的時間更多了,能去嘗試很多現在沒時間做的事情了。“希望能利用大學的時間好好充實自己。”
對于將來要面對高考的學弟學妹們,他建議一定要有學習效率,不一定要通過題海戰術來提高成績,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個目標并為之不斷努力。
張軒豪 18歲 清華大學錄取 跟著老師的節奏走
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績是600多分的時候,這位剛剛被清華大學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專業錄取的“學霸”張軒豪很平靜地說,其實這次的高考成績并不在自己的理想范圍內,能被清華大學錄取算是走運吧。???
“學習真的沒有什么捷徑而言,如果非要說經驗的話,我覺得是一定要注意打好基礎,同時跟著老師的節奏走。比如平時課本后面的題,很多同學覺得容易就不去做了,但我會認真做完,因為這是最根本的東西。”張軒豪說。
“每個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張軒豪坦言自己的自律性不是特別好,于是他將自己置身于一個有監督的環境里面,“我在家學習,可能效率就沒有在學校高,所以我周末經常會把手機放在家里,然后跑到學校上自習。”
劉亦謙 清華大學錄取 善于“變小為大”
被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錄取的劉亦謙告訴記者,自己善于“變小為大”,即在學科方面,看似一個小問題,可以發散思維,往廣度和深度思考。他說,這樣收獲會更多,學得更扎實。他還擅長將理論和技巧結合,每個學科都有一套自己總結的方法和規律。“盡量多去做高考真題,而不是模擬題,在做歷年真題的時候去想象出題人是怎么想的。”他透露道。
如何突破自己的弱勢科目?劉亦謙表示,勤奮和刻苦都必不可少。但主要還是應該回歸課本,反復的看課本上的內容,留意注重那些小的知識點和細節,每次翻課本的時候都盡量做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高三時每個同學都會感到學習壓力大、時間緊張,但我并不建議大家熬夜學習,還是應該保證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我基本會保證每天12點前睡覺,第二天才有充沛的精力學習。”劉亦謙對學弟學妹們建議道。
秋季學期即將結束,仍有一些大、中學生因為適應不了學校生活、跟不上學習進度,陸續被學校勸退或休學,其中不乏“學霸”。心理專家建議家長: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多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
美國西部時間12月8日下午4點,斯坦福大學發放了其限制性提早行動的通知。WLSA復旦國際高中就讀的馬紫晛同學,同時也是必益教育百萬公益獎學金得主之一。
美國西部時間12月8日下午4點,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發放了其限制性提早行動(Restrictive Early Action)的通知。幸運的是,她再次得到了命運的垂青,成為必益教育“名師高徒百萬公益獎學金”得主之一。
靠著文化課上大學有點懸,所以才去學藝術?這樣過時的老觀念該改改了!在昨天江蘇省2018年美術省統考的現場,記者“逮”住了好幾位學霸。
趙健壯還獲得2017年絲綢之路機器人創意大賽一等獎等三個國際級獎項,獲得“卓然杯”第八屆過程裝備實踐與創新大賽特等獎等20項國家級獎項,先后共取得39項科技競賽獎勵。2016年,趙健壯所在團隊設計制造出一款球形輪自主導航機器人,能夠無轉彎半徑地全向移動。
來自濟南外國語學校的2016級學生,16歲高二女孩劉雅卓,憑借AS數學滿分(125分)的優異成績,登頂AS Level(英國高考)數學全球最高分,榮獲“劍橋卓越學子獎—世界頂尖獎”。
來自濟南外國語學校的2016級學生,16歲高二女孩劉雅卓,憑借AS數學滿分(125分)的優異成績,登頂AS Level(英國高考)數學全球最高分,榮獲“劍橋卓越學子獎—世界頂尖獎”。
他從小讀的是家門口的學校,從穆興小學到杭十中;他是學校里有名的學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是運動達人,是初中籃球校隊隊員。
從成績上看,雖然這幾年中招第一名幾乎都是女生,高分層也是女生占的比例較大,但到了高中,理科高分層往往就是男生的天下了。
在傳統觀念中,女生擅長學文科,而理科則是男生的天下。也許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不少女生在理科(數學、理綜等)考不好時,也會以“女生學不好理科”這樣的理由來搪塞。
14歲女孩陳思在讀初三,家住寧鄉流沙河鎮合興村。陳思的爸爸陳術軍介紹,女兒平常寄宿在學校,周五回家,周一返校。凌晨4點多,陳術軍再次到陳思房間,才發現女兒并不在房間內,被子下面放了個枕頭,床邊書桌上有一封信。
364人已有171人考研成功,錄取率高達47%,日前,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的考研成績被學校各院系的師生津津樂道。今年被香港科技大學錄取的靳玉在總結自己考研歷程時說:“好好學習專業課,提高均分才是關鍵。
近日,一份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在“校長信箱”反映食堂菠蘿飯中吃出足絲蟻的信件走紅。回復中還表示,以前食堂制作菠蘿飯只是要求將菠蘿外皮用水沖洗,以后將要求后廚必須用消毒的鋼絲刷對菠蘿表面做徹底清潔。
劉佳璐,從小立志成為優秀人民教師,獲得全國師范生技能大賽優勝獎,師范生技能大賽試講說課二等獎、粉筆三等獎和外語節演講比賽二等獎,全國高師技能大賽二等優勝獎等獎項。由于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他以優異成績考入玉溪一中,2012年高考時則以679分的高分名列云南省理科第16名,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錄取。
近日,浙江財經大學大三學生王子健在寢室開了門“考前復習”課。他坐在床的上鋪,用電腦和小黑板講解計量經濟學重點難點,15名同學聽得全神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