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選手上臺領獎。
映象網訊(記者 南樂天 文/圖)弘揚民族藝術,促進戲曲藝術繁榮。12月18日,“首屆河南省戲曲聲腔音樂大賽”頒獎晚會在河南藝術中心小劇場舉行。
晚會在開場舞蹈《梨園薈萃》中拉開帷幕,71名獲獎選手先后登臺領獎。隨后,豫劇《同根異果》、《村官李天成》、《朝陽溝》、《紅旗渠》等部分獲獎選手的作品被現場展示,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本屆大賽由省文化廳、省人社廳、省文聯主辦。大賽分為專業院團組、高校中職院校組、戲迷組等三個參賽組,共有來自我省及山西等地的專業院團、戲迷協會、高等院校、高職院校、中等職業院校、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等56個單位的185名選手參加角逐。
經過4天的比拼,71名選手脫穎而出。其中,32名選手獲得一等獎,39名選手獲得二等獎,19名選手獲得三等獎。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屆大賽旨在研究民族戲曲藝術,傳承厚重文化精髓,在比賽中發現人才、選拔人才、培養人才,為我省戲曲事業打造一支青年軍。
今天上午(3月18日)10點,凝聚正能量,唱響中國戲——“挑戰世界紀錄,72小時好戲唱不停”活動新聞發布會在河南廣播大廈1樓大廳舉行。
2015年12月31日20:30,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河南省少兒戲曲迎新年直播晚會在河南電視臺600平米演播室盛大開演。小選手、評委、媒體朋友與河南億萬觀眾攜手跨年。
” 演唱時,吉克雋逸換上一套端莊別致的暗色系套裝,上面點綴著黃色花朵,有古雅之韻,剪裁也非常中國風。”崔健直言自己不懂戲曲,有趣的是,他把“七分”更大程度歸作意外分,認為吉克在突破性上甚至是有些冒進的。
河南是河洛文化的根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這是孕育的宋雜劇,以中原音韻為基礎,奠定了中國戲曲發展的歷史。12月30日上午,中國第一家戲曲聲音博物館——河南戲曲聲音博物館在鄭東新區正式開館。
戲曲是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資源,在河南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戲曲是河南的精粹、中原文化的瑰寶,具有光輝燦爛的發展歷程,是河南的驕傲。基于戲曲在河南的廣泛性以及堅實的群眾基礎,充分運用省內眾多著名戲曲演員,開設大型戲曲綜藝欄目《明星有戲》,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目標觀眾需求。
作為今年壓軸的音樂歌唱類節目,江蘇衛視《全能星戰》的一大特點是已成名歌手冒險挑戰不同曲風,而前兩期節目播出后,有幾位歌手曾引發曲風跑題的爭議。上周末,第三期爵士場落下帷幕,7位歌手這回絞盡腦汁演繹爵士,陶喆、孫楠、吳克群、張韶涵等選手的表現備受觀眾肯定。
2011年春晚上演唱豫劇《花木蘭》選段的新鄉女孩張欣怡因家境貧寒、身患疾病,戲曲之路面臨中斷。為此,歌手周艷泓、汪正正、金波、張華敏組成的愛心同盟,登上央視《為了你》節目的舞臺,為張欣怡贏取延續夢想的公益基金。
正月十四,人民公園上演了一臺精彩好戲,為市民和戲曲愛好者帶去了節日的祝福和歡樂
四位導師領隊的四組團隊內部進行PK晉級,各自組內的15名戲曲小精靈進行比賽后晉級5名選手。階段,晉級決賽的20名選手將在各自導師的帶領下進行隊伍之間的PK,四組隊伍兩兩PK產生赴臺灣進行文化交流的最終十強。
品戲曲 賞牡丹——鄭洛兩地名家戲迷大聯歡活動圓滿舉行
72小時三天三夜唱不停真的挑戰成功啦!
6月14日南陽市“戲曲進校園”啟動儀式暨首場演出活動在南陽市第十五小學隆重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新會致辭并宣布活動正式啟動。
7月25日,記者從我省召開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座談會上獲悉,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河南大力推動“戲曲進校園”,全面推廣普及傳統戲曲文化,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審美。
由河南電臺戲曲廣播《生動中原》欄目與鄭州梓軒藝術團聯合舉辦的一期“名家教唱”活動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河南電臺戲曲廣播負責人木子親臨活動現場著名戲曲節目主持人、戲曲廣播當家小生月陽現場主持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虎美玲弟子著名演員連德志梓軒藝術團優秀演員演唱現場觀眾“里三層,外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