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南北共飲丹江水”水質篇:河南做“加減法”保水源

                2014年12月12日09:59  來源:映象網

                5034

                  編者按:引南水入北方,夢想即將照進現實。

                  歷經五十年幾代人的構想,經過百萬建設大軍的雙手,別離故土的四十萬移民,“一渠清水送京津”——丹江口水源地的一泓清水將通過南水北調中線,一路蜿蜒三千里,福澤百姓,直送京津。

                  從7月4日起至12月,映象網將推出“南北共飲丹江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系列報道,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報道方式,記錄建設者汗灑丹江的工作熱情,報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城市的發展現狀,講述不為人知的庫區移民故事、受水區群眾的故事。

                  2014年7月30日,淅川水上清漂隊。

                  2014年7月30日,淅川水上清漂隊。

                  2014年7月31日,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獨臂護水員李進群在淅川渠首。

                  2014年7月31日,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獨臂護水員李進群在淅川渠首。

                  映象網訊(記者 駱瓊 文/圖)岸堤上的獨臂老人、庫區的護水隊、造林的農民……12月12日,丹江口一庫清水從淅川陶岔渠首啟程,穿山過河,一路北上,直至北京團城湖。南水北調成敗關鍵在于水質,而為了呵護丹江口這個“大水缸”,很多人都為之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獨臂老人44年的護水情

                  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淅川陶岔,有這樣一位老人,他每天都會走在渠首兩側的堤岸上,用一只手握著火鉗,時不時彎下腰撿東西,但并不是什么寶貝,而是人們丟棄的垃圾,而這一撿就是44年。

                  他就是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獨臂護水員李進群,1970年,老人響應號召,加入到浩浩蕩蕩的修建渠首閘的隊伍中去,那年他才20歲,每天揮汗如雨奮戰在工地上。

                  但有一日,李進群正拉車運土,附近一臺卷揚機突然失控,飛揚的鋼絲打斷了他的右臂。傷養好后,他沒向國家要一分錢,而是又回到工地上,為工友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渠修好后,李進群不能干重體力活,心里卻依然放不下渠首。于是,他每天吃過早飯后,就用僅剩的左臂夾著鐵鍬和掃帚,像上班一樣,義務在渠首湖水邊撿垃圾。44年,從未間斷過。

                  李進群干活沒有報酬,全憑自覺自愿,“我在丹江邊住半輩子了,對這水有感情,這么清這么好的水,不能讓它臟了,衛生搞好了,來這里旅游的人有一個好環境,清水送到了北京,渠首人民臉上也有光啊。”

                  樸素簡單的話語、單純美好的愿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位60多歲的老人用半輩子的時間堅守這渠水、守護這片綠。

                  在與李進群老人相距十幾公里的丹江口水庫宋崗碼頭旁,也有一群人在干著同樣的事情——護水、撿垃圾。

                  “馬上要蓄水了,可不能讓垃圾遺留在水庫內。”在丹江口水庫宋崗碼頭巡邏的護水小分隊隊員李保田說。

                  在淅川縣,有一支規模達2000人的護水隊伍。他們的任務是及時打撈清理庫區內的垃圾、漂浮物,發現、處理各類水污染違法事件。

                  “這是淅川‘全民護水’行動的一部分,目的是建立健全水源地水質保護的長效監管機制。”淅川縣委書記馬良泉說,為了確保護水隊伍的運行,淅川縣財政每年撥付固定資金,用于支付保潔公司勞務費、鄉鎮護水補貼和護水工作表彰。

                  

                文章關鍵詞:南水北調;水質;河南;水源;加減法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南水北調金水河虹吸處現浮尸 疑為數日前自殺

                  11月18日上午,市民來電稱,南水北調金水河交匯口的虹吸處,水面上有具尸體,分不清男女,看樣子是從上游漂來的。18日9時40分,在南水北調干渠啟福大道交叉口東800米,正是南水北調金水河倒虹吸閘門處,帝湖公安分局民警已在現場,正與110指揮中心聯系相關失蹤人員。

                • 1700余人齊聚南水北調渠首淅川品嘗丹江魚宴

                  此次活動的舉行,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齊聚一堂,游淅川美景、品嘗丹江魚宴,使更多的游客了解淅川,了解南水北調發源地丹江渠首。

                • 配合南水北調管道改遷 鄭州白廟水廠下周暫用黃河水

                  (記者 聶春潔)記者從鄭州自來水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獲悉,為配合南水北調管道改遷工程,從11月14日15時起,白廟水廠水源將暫時置換成黃河水,置換時間為5天,屆時居民家中可能出現短時水壓和水質波動情況,待改遷工程結束后重新啟用南水北調水源。

                • 南水北調已累計向河南供水20億立方米 超1600萬人受益

                  記者日前從河南省南水北調辦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已累計向河南省供水20億立方米,其中,2015~2016年度供水累計達12.85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供水能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河南省的重要水源。

                • 一渠清水北送 兩地情緣更濃——豫京牽手嘗甜頭

                  河南與北京,因南水北調結緣。南水北調來水占北京市城市用水的70%,供水水質均符合或優于二類水質標準。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