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崔璀)網購催生了快遞行業,日益高漲的消費需求也使得這一行業迅速增長。但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頻現掉包,丟貨現象。
近段時間,鄭州市民張女士在網上商城購賣了一套品牌化妝品,結果看到購買的產品后極為氣憤:
“ 我在網上花了好幾千塊錢代購了一套化妝品,貨到了以后,我當時在上班沒辦法拿,就放在小區保安哪兒,然后我下班過去拆開一看,當時就傻臉了,里邊根本都不是我要的東西。我立刻聯系了店主,但是店主說發過來的是化妝品沒錯,于是我就跟快遞公司聯系,但是他們根本都不承認。”
另外,消費者萬女士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萬女士說:
“我專門在網上買了核桃一類的東西。后來快遞員給我送過來貨之后,里邊都是那些小石頭塊兒啊,還有那報紙一類的東西。當時也沒打開看,后來快遞員走了之后,跟他聯系,他說不是他們問題。后來給商家聯系,商家說估計是快遞給你掉包了。”
網絡購物,漸成時尚。但相配套發展的快遞業,快遞業頻現的丟貨、掉包現象,也讓消費者很無奈。那么原因是什么呢?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
“現在網購的人特別多,但快遞企業卻依然靠加盟合同招臨時工的方式發展。現在所配備的資源無法匹配日益成熟的網購市場,所以應該是相關部門和政府盡早的對整個行業加以規范。”
到底是快遞業不夠規范,還是相關部門疏于監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