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專題 全景看房 樓盤快訊 新盤在線 商業地產 旅游地產 業主論壇 好房美圖

                業內人士表示:多地盲目救市并非好事

                2014-07-03 09:25 來源:大河網

                  眾所周知,中國樓市是政策市,因為中國樓市頭頂永遠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調控政策,當房價漲得冒頭的時候,政策就緊一緊;當市場面臨調整的時候,不少開發商就希望政策松綁。像這樣的政策與市場的拉鋸戰,在中國樓市已司空見慣。

                  比如,最近一段時間,由于樓市內在壓力很大,很多地方存在著放松調控政策的沖動。6月20日,呼和浩特市發布《關于切實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實施意見》,內容包括取消商品房銷售方案備案制度,居民購買商品住房(含二套住房)在辦理簽約、網簽、納稅、貸款以及權屬登記時,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數查詢證明等,之后雖然經過多次表態的調整與變化,但呼和浩特最終成為率先“公開”松綁限購的城市。

                  事實上,有政策松綁沖動的城市并不少,從年初到現在,包括沈陽、福州、青島等在內的將近20個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對調控政策松綁進行了試探。

                  為什么地方政府這么熱衷于為政策松綁?中國樓市真的需要像2008年那樣的政策放水,才能挽回現在的下滑態勢嗎?

                  萬科董事長王石就認為,救市不是好事。在萬科B股轉H股掛牌現場,王石接受采訪時再次強調,中國房地產市場有泡沫,如果不調整,泡沫破了會非常糟糕。因此,王石承認房地產市場調整是非常必要的,不再出強的刺激政策,對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

                  而中原集團創始人施永青日前也撰文指出,在房價出現顯著跌幅之前,中央不會大規模出手救市。行內的經營者寧作最壞打算,也不要寄望于未出現的救市措施。

                  很顯然,在不少開發商“哀鴻一片”的環境里,行業領頭羊萬科并沒有將希望寄托在政策調整上——事實上,從2008年到現在,每一次調控,萬科都提出要順應市場的調控,而且,順應了市場做出快速調整的萬科,每一次調控都成為不錯的發展機會,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萬科的銷售業績已經超過1000億元。

                  萬科的成績證明,行業并不是完全的斷崖式下滑,整個市場也沒有到了非救不可的程度。而從經濟大環境來看,中央政府的屢次表態也表明,政府對穩定經濟增長有信心,認為能夠承受房地產市場下行的沖擊,實現經濟的“軟著陸”。

                  對此,業內專家朱大鳴(博客,微博)分析認為,從整體上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價格偏高是不爭的事實,問題的關鍵不再是跌不跌的問題,而是漲多少的問題。憑借成交量的間歇性休息,就說房地產市場出現低迷,顯然是有悖于事實。雖然當前樓市是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比如有些地方的房產過剩,甚至有些地方出現鬼城,也有一些開發商因為資金鏈緊張而跑路,但這些并沒有改變樓市真實的運行狀態。

                  “看空者夸大樓市下行趨勢和后果,言外之意催促政府趕緊松綁限購政策,放寬信貸,采取救市行動,這樣,開發商可以繼續享受高房價的紅利,延續目前易斷的資金鏈,而囤房者也能繼續坐擁財富增長。對于很多打算抄底中國房地產的外資來說,表面唱空實際做多是他們多年來一貫使用的伎倆,早已不足為奇。”在具有風向標意義的《人民日報》看來,下行雖然真實有之,但這種唱空更像是苦肉計,倒逼政府進行政策調整。

                  其實,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在中國經濟整體面臨調整的時候,調整經濟結構才是正確的選擇,而不應該把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希望寄托在經濟刺激上;于開發商而言,每當面臨大環境困難的時候,不思苦練內功,提升品牌和產品力,反而條件反射般地呼喚“政策松綁”這個“靈丹妙藥”,這顯然是個巨大的錯誤。

                  因為,再好的靈丹妙藥,吃多了也會有抗藥性,當條件反射成了戒不掉的毒癮,雖然會有一定的短期效應,但最終肯定不會有一個好結局。

                責編:王慶河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