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五大著名建筑 不去這里簡直可惜了
1、意大利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圓頂建于1420-1436年,跨度超過140英尺,卻沒有用到支撐架構。建筑師、工程師FilippoBrunelleschi被準許不用內部腳手架去完成那座圓頂,這在那個時代(15世紀)是不可思議的事。但他發明了一整套新的方法來分散圓頂的負荷來防止它倒塌。他同時創造了石與鐵結合的鏈條來構成拉力環,并用一個人字形的磚制部分來確保圓頂穩定。實際建造時他放棄了部分理論,這也意味著他是個實用主義者。他相信,我直觀猜測,這就足夠來分擔圓頂負荷了——但要用正確的方式。之后,他成功了。
2、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圣索非亞教堂改寫了建筑史——它改變了人們看待空間的方式。它在1000年內是最大的用于祈禱的場所,直到1520年塞利維亞大教堂建造完畢,并且它發明了間接負載轉移的觀點。建造圣索非亞教堂的人們大膽的宣稱圓頂不必直接連著地面。相反的,圓頂的負荷由一個扇形結構轉移到更多的圓頂上。這是偉大的建筑學發明,大膽的難以置信。
3、迪拜的迪拜塔有2700英尺高。直到最近,高層建筑物大約都有1500英尺高。至于迪拜塔則打破了這一限制,達到2700英尺。它的建造依賴這一個支撐核心:你有一個堅強的核心部分來保證整個塔是直的。到了這個高度,你必須注意工程上所謂的二次效應。初始效應包括重力和風——但在二次效應層面上,你就得考慮氣溫和水分變化,材料因負重導致的輕微變形。在這一高度上,什么事都會稱為一個大問題。這就需要精確的計算,所有工作都做得很好。
4、吉隆坡國油雙峰塔坐落于吉隆坡市中市簡稱KLCC計劃區的西北角,屬于此計劃區的第一階段工程。曾經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但仍是世界最高的雙塔樓,也是世界第五高的大樓。樓高452米,共地上88層,由美國建筑設計師西薩·佩里所設計的大樓表面大量使用了不銹鋼與玻璃等材質。雙峰塔與鄰近的吉隆坡塔同為吉隆坡的知名地標及象征。
5、埃菲爾鐵塔矗立在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是世界著名建筑,也是法國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也是巴黎最高建筑物,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于1889年建成,得名于設計它的著名建筑師、結構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