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 熱點新聞 > 正文

                十八大一年來·身邊的變化 去年還灰頭土臉今年成白領
                • 2013年11月25日 08:20

                •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宗希明在“政七街煤改氣項目” 工程工地。高科技完全取代了老式燃煤鍋爐笨重、復雜的管理和控制

                宗希明在“政七街煤改氣項目” 工程工地。高科技完全取代了老式燃煤鍋爐笨重、復雜的管理和控制

                  十八大的召開,為河南的發展指明了走向,為全省各行業注入了蓬勃的活力,“中國夢”點燃了每個人的激情。很多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變化,都是宏觀政策作用的微觀體現。十八大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如今整整一年,本報今起推出“十八大一年來”專題報道,用身邊可感可觸的事例,講述十八大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改變。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文

                  記者 邱琦/圖

                  “燒了這么多年的燃煤鍋爐,整天灰頭土臉,臟得不像樣;如今,俺算是‘鳥槍換炮’了,你看看,只需點一下鼠標或摁一下按鈕,燃氣鍋爐就啟動了。”和燃煤鍋爐打了13年交道的宗希明,他的人生終于在這個冬天翻開了新的一頁:伴隨著供暖鍋爐“煤改氣”的實施,這位昔日被灰塵籠罩的供暖工人,一夜之間成了辦公室內的“白領”。他說,“這一年,變化太大了”!

                  【現場】

                  工作服由“黑”變“藍”

                  11月24日上午10時,鄭州市政七街鍋爐房內,身為項目負責人的宗希明正在巡視,就在10天前的11月14日,這里通上了天然氣,燃煤鍋爐不復存在,燃氣鍋爐盛裝亮相。

                  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棗莊供熱分公司共有兩個鍋爐房,分別是棗莊鍋爐房和政七街鍋爐房。身為該公司的副經理,35歲的宗希明見證了供熱“煤改氣”的變遷。

                  2000年,22歲的宗希明從西安石油大學畢業后,來到了鄭州市熱力總公司二馬路供熱分公司,一干就是10年。2010年7月,他又被調到棗莊供熱分公司工作。工作單位雖然變了,但工作性質絲毫沒變,整天都要和鍋爐打交道。

                  “燃煤鍋爐污染大,粉塵多,每天都要擦好幾遍辦公桌。另外,供暖期間,整個廠區嗡嗡響,這環境非?!憻挕恕!闭f起以往的經歷,宗希明情不自禁地和現在做了個對比:以前,我們穿著黑色工作服;現在,我們穿著藍色工作服;等這個廠徹底建成后,就要穿淺色的工作服了。

                  【除垢】

                  鉆到爐膛里變身“黑人”

                  在人們的印象里,每年11月15日,煤炭在鍋爐內熊熊燃燒的情形,成了鄭州市集中供暖的一個標志性場景。其實,早在幾個月前,包括宗希明在內的供暖工人,都要開始做一系列準備工作:吹灰、除垢……

                  “所謂吹灰,就是把前一年供暖燒煤產生的積灰清理掉;而除垢,就是要把爐膛內壁上粘連的瓷化物,一一清除。”宗希明他們每次都要 “全副武裝”,穿上連體服,戴上特制的防毒面罩和風鏡,然后通過直徑只有0.8米的鍋爐口,鉆到12米高、8米寬的鍋爐肚子里,拿著吹空氣的壓縮機對準鍋爐鑄鐵片吹,上面的煙灰刷刷地落下,甚至“滿天飛舞”。而清理爐膛內壁上的瓷化物,則需要站在梯子上,用工具鏟,鏟不動就用錘砸,往往累出一身汗,但防護服太嚴實,汗水還無處揮發……

                  盡管全副武裝,但每次“吹灰、除垢”后還是滿臉的灰塵,就像一個黑人。“每次回家都得好好洗個澡,否則,連俺孩兒都不讓我沾床邊兒?!?/p>

                  【點火】

                  黑煙消失白煙也不見了

                  1984年,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成立,建立的第一個熱源廠就是政七街鍋爐房。當時,共有4臺35噸的鍋爐和2臺20噸的燃煤鍋爐。

                  “燃煤鍋爐的煙囪有60米高,供暖早期,鍋爐冒出來的是黑煙,污染很大。后來,整個社會開始注重環保,我們的鍋爐房安裝了除塵脫硫設備,同時還安裝了在線監測設備,和環保部門的監測平臺相連。”宗希明說,安裝除塵脫硫設備后,煙囪里的黑煙變成了白煙,實現了達標排放,但畢竟是燃煤鍋爐,污染總還是有的。

                  “今年政七街鍋爐房實施‘煤改氣’后,你看,60米的煙囪消失了,黑煙消失了,連白煙也沒有了?!苯衲甑狞c火儀式令宗希明最難忘,“以前點火,要把大量的木柴填到爐膛里,潑上柴油,讓木柴燃燒;而今年的點火儀式不尋常,沒有燃燒的木柴、沒有黑黑的濃煙……燃氣鍋爐房的控制柜上有個小屏幕,我們輕點綠色的啟動按鈕,整臺鍋爐就自動運轉了,就像打開家里的燃氣熱水器一樣簡單。不到一分鐘,點火完畢,溫暖順著管道輸送至居民家中?!弊谙C髡f,完全實現了自動化。

                  【威力】

                  1臺氣鍋爐堪比4臺煤爐

                  政七街鍋爐房完成“煤改氣”后,此前4臺35噸的燃煤鍋爐和2臺20噸的燃煤鍋爐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3臺58兆瓦新型燃氣鍋爐,從上到下整整有四層樓高。

                  “燃氣爐的能量大??!”面對嶄新的燃氣鍋爐,宗希明情不自禁地感嘆?!?臺58兆瓦的燃氣鍋爐,相當于以前4臺20噸的燃煤鍋爐?!?/p>

                  能量大,供熱面積就大。今年,政七街、東明路兩個鍋爐房實施“煤改氣”后,總供暖面積達800萬㎡,比以前新增供暖面積630萬㎡,供暖能力一下子提高了四倍,與此同時,每年可減少粉塵排放789.54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62.1噸,極大改善了環境。

                  而對于宗希明本人來說,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巡視鍋爐和控制系統的運轉情況,出水回水壓力、爐膛溫度等數據都能在電腦屏幕上一一顯示。改造后,“吹灰”、“清理煙道”、“上煤”、“運煤”等體力勞動都省了。

                  【改變】

                  單位要定制淺色工作服了

                  在政七街鍋爐房內,雖然3號爐已經啟動并為市民供熱,不過,整個廠區還在緊張的后期施工中。宗希明說,等到12月底,一個嶄新的、現代化的、窗明幾凈的鍋爐房,將展現在人們面前。

                  政七街鍋爐房、東明路鍋爐房“煤改氣”工程,只是個開始。明年,鄭州市熱力總公司還要對棗莊熱源廠實施“煤改氣”,建5臺燃氣鍋爐;同時,還要開工建設北郊燃氣熱源廠,一期工程要建設5臺鍋爐?!暗鹊矫髂?,鄭州集中供暖的燃氣鍋爐,將達到18臺?!?/p>

                  “以前燒燃煤鍋爐時,我們穿的都是黑色工作服;現在,我們穿的是藍色工作服;前幾天,我們單位通知了,要給員工定制淺色工作服?!弊谙C髡f,參加工作13年,僅僅從工作服的變化,就可以看到鄭州供暖的進步,這其中的每一步都和城市發展密切相關,都和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覺醒密切相關。

                  相關鏈接

                  “煤改氣”大事記

                  2012年4月,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決定,當年10月底前,市區建成區內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將全部拆改到位,五環以內禁止新建燃煤鍋爐項目。

                  2013年4月,鄭州市決定東明路、政七街兩個鍋爐房實施“煤改氣”。

                  2013年6月,熱力公司拆除原有燃煤鍋爐,8月份取得工程建設規劃許可證正式開工,今年11月12日具備供暖條件,政七街鍋爐房14日點火成功。

                  按照鄭州市有關規定,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棗莊、二馬路、鄭東新區和興隆熱源廠將在2015年年底徹底停止使用燃煤。新力電力有限公司改建工程將于2016年完成3、4、5號3臺機組“煤改氣”改造工程。

                責編:張靜潔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