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5 09:17:00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作為惠農政策的一部分,這些年來農民培訓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為使它更加完善,并能更好地為農民群眾服務,提幾點建議供有關部門參考:
一是培訓方式要升級。“三下鄉(xiāng)”、舉辦培訓班、遠程教育、手機短信、專家及志愿者服務等,一直是農民培訓的主要形式,但僅僅如此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空間上似乎還有一定局限,能夠從以上培訓中真正受益的恐怕還是少數。因此,筆者建議,能否讓各級廣播電視部門開設專門的農民培訓頻道?
二是培訓內容要拓展。隨著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各地農民進城、進社區(qū)的越來越多,以往側重于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的培訓內容顯然已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群眾的需求。因此,在農民培訓中應當選擇適宜農民“轉業(yè)”、“就業(yè)”的內容進行培訓,比如第三產業(yè)。
三是培訓力量要整合。由于體制上的原因,各部門基本上都是側重于本行業(yè)方面的知識培訓,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沒有整體計劃與合理安排。因此建議將政府部門的培訓力量進行整合,以在農民增收致富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 (劉玉溫 郭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