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2 08:40:00 來源:廣州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近期的貿易數據顯示,我國順差大幅增長,人民幣對外升值壓力有增無減,但對內通脹繼續擴大,中國10月CPI同比漲幅創下8個月高位,保持緩慢上升通道。在這種情況下,市民將如何理財?理財專家建議,可考慮持人民幣資產去海外投資,避免人民幣對內貶值的損失。
人民幣理財產品:
預期收益達6%~7%
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一般在3%左右,但一年期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大都在6%~7%。
易方達公告稱,將推出一款淘寶定制版基金,約定年化收益率達6%。此前百度理財產品曾宣稱8%的預期收益率。平安大華匯通財富理財產品智富一期6號12個月的預期收益率已達8.6%,號稱超過同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66%。
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大都是預期,并非保證可以拿到。如某款號稱7%收益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實際保底收益僅2.5%。
市民如果要選擇,要問清楚其理財產品的投資渠道和收益方式。一般而言,據記者了解,并非所有的銀行都會將自己通過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使用和回報規模悉數告知投資者,尤其是信托類型的理財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找大型銀行的正規理財產品和看得見的標的物—如熟悉的股票或銀行間借貸利率SHIBOR等,因這些標的物的價格走勢可分析可預測。
個人境外投資:人民幣跨境業務將放開
目前我國正在面臨新一輪的樓市調整,而相對于美國已經開始升溫的樓市,歐洲一些國家如西班牙、希臘等國還在低谷掙扎,各國開出了吸引消費的種種優惠措施,比如購房可以移民等。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李思敏日前在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舉辦的學術報告會上透露:“我國將很快放開個人的人民幣跨境業務。”
可以想見,我國個人境外投資的便利性將進一步大大提高。
(文/記者陳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