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映象網(wǎng) 導航 - 收藏
                新聞 圖庫 社區(qū) 娛樂 地市 財經 汽車 房產 女性 健康 美食 旅游 家居 教育 法制 農村
                >> 返回映象網(wǎng)首頁
                老牌名校 鄭州中學大局初定

                2014-10-13 09:53:00 來源:東方今報

                網(wǎng)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河南教育60載造老牌名校 鄭州中學大局初定

                河南教育60載造老牌名校 鄭州中學大局初

                  大家都知道高中有省級示范和市級示范、普通中學之分,可是鮮有人知道為什么會這樣給中學分層。省會遷鄭加速了鄭州教育發(fā)展的步伐,從僅有三所純高中到現(xiàn)在的16所省級示范高中,省會鄭州的中學得到了長足發(fā)展。60年,彈指一揮間,鄭州市各中學的排序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大家心目中的重點學校到底是怎么來的?

                  【歷史烙印】

                  當年只有三所純高中

                  作為鄭州市11中的退休教師,97歲的趙書田除了練毛筆字、讀報外,更密集地關注母校的一舉一動。因為10月25日,鄭州市11中將迎來60華誕。

                  這所學校就是伴隨著省會遷鄭那一年正式建成的,這也是鄭州市區(qū)的第三所純高中。

                  “當時的一高是由鄭州市立一中、二中、三中及私立明新中學四校高中部合并而成,鄭州二高就是現(xiàn)在的鄭州九中。”趙書田說,鄭州市11中是第三個,自然就是三高。直至現(xiàn)在,鄭州11中校園里還保留著“河南省鄭州第三高級中學”的門頭。

                  當然,除了這三所純高中,鄭州市還有不少完中或子弟中學。

                  據(jù)鄭州市教育志記載,1952年秋天,普通中學增至9所(公立7所,機關廠礦辦中學2所,不含日籍中學)。

                  1953年下半年,也就是在省會遷鄭前一年,鄭州市也對學校進行了一些調整:河南省鄭州第一高級中學遷校址,鄭州市工商界人士創(chuàng)辦了私立建新初級中學,鄭州鐵路中學增設了高中部。河南省鄭州回民初級中學也更名為河南省鄭州市回民中學。

                  【辦學潮涌】

                  擁入人潮帶動中學建設

                  省會遷鄭,帶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人口增加。怎么讓這些遷鄭人員子女都有學上?辦法只有一個:建學校。

                  1954年,鄭州市新增了3所初中;1955年,又新增兩所中學,1956年,鄭州市普通中學教育迅速發(fā)展。當年,不僅新建了初中,還在一些小學設立了初中班。1957年,鄭州師專附中成立,隨后,學校幾易其名,直至1979年,正式定名為河南省實驗中學。就在鄭州師專附中成立那一年,鄭州市教育局根據(jù)教育部提倡群眾辦學的精神,制定了《鄭州市群眾集體辦學和個體辦學暫行辦法》,民辦中學先后在城鄉(xiāng)興辦。據(jù)鄭州市教育志記載,當年經審查備案的市區(qū)民辦中學就有31所。

                  省會遷鄭人口增加給鄭州中學發(fā)展帶來的另一個紅利是招生變得容易了。

                  省會遷鄭之前,趙書田就曾去當時的鄭州專區(qū)和新鄭招過生。“當時學校的要求就是寧缺勿濫。”趙書田說,和現(xiàn)在不同的是,當時都是由各學校自己定的錄取分數(shù)線,考完試,“主考官”直接就可以拍板決定錄取誰。“當時大家也沒有擇校的想法,只要被學校錄取了,也就都高高興興地來上了。”趙書田說,不過,省會遷鄭后,他們也就沒有再出去招生。

                  【各歸各位】

                  建校時間為各校定“名號”

                  在鄭州中學的歷史沿革中,有些是從外地遷來的,有些是重新建設的,不少學校都幾經易名。

                  1952年10月,河南省第一工農速成中學由開封遷鄭,但當時學校名稱卻一直沒有換。而鄭州二中,就曾用過“河南省立鄭縣中學”、“鄭州市立一中”、“河南省立第二初級中學”等。

                  “剛開始,校名也比較亂,很多人都分不清哪個學校是哪個。”趙書田說,后來,不管是初中、完中還是高中,教育局根據(jù)各學校的建校先后順序,依次對學校命名。

                  統(tǒng)一編排名,河南省鄭州第一高級中學改成了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中學;河南省鄭州第一初級中學改成了河南省鄭州市第二中學;河南省鄭州第二中學改成了河南省鄭州市第四中學;河南省第一工農速成中學改成了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中學;河南省鄭州市第四初級中學改成了河南省鄭州市第八中學……至此,各中學名字幾乎一直沿用至現(xiàn)在。

                  不過,易名過程中也有小插曲。鄭州市回民中學在1958年易名為鄭州市第六中學,并遷城北門外新址,不過,隨著形勢變化,鄭州回民中學和鄭州第六中學倆名字也跟著多次互換,自1980年至今,校名為鄭州市回民中學。

                  【大局初定】

                  “重點”與“非重點”成歷史

                  隨著人口的增加,學校的建設也在穩(wěn)步推進,而各學校間的分分合合也從未中斷過。隨著學校的增多,各學校之間也開始以重點與非重點進行分層。

                  從1961年開始,鄭州市及河南省開始確定重點高中、重點初中、重點學校、重點完中等,鄭州一中、鄭州二中、鄭州四中、鄭州八中等學校紛紛榜上有名。至此很長一段時間,各學校都在家長們心目中很有分量,且是家長和學生們追逐的對象。

                  然而,這一格局又在上世紀90年代被打破。當時,教育部明令取消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重點學校制度,2005年河南省開始取消省、市重點高中稱號,改稱示范性普通高中,并對各學校辦學方向、辦學實力等方面進行了評估。在隨后兩年,也就是到2007年,河南省分三批對省級示范高中進行評估。

                  不過,在此期間,鄭州市出現(xiàn)了第一所民辦學校,那就是1993年,華夏中學獲批,這也標志著中小學校公辦或企事業(yè)單位辦的一統(tǒng)局面被打破。1995年,鄭州還出現(xiàn)了第一所中學分校——鄭州一中分校,可惜的是,中學分校只在這個歷史舞臺上存在了17年便匆匆“謝幕”。

                  至此,鄭州市中學大局形成,并延續(xù)至今。

                  “牛校”的前世

                  鄭州一中:該校于1949年3月5日建校,由鄭州市立一中、二中、三中及私立明新中學四校高中部合并而成,幾經易名、遷址,1960年遷至桐柏南路。2005年遷至中原路現(xiàn)校址。

                  河南省實驗中學:創(chuàng)建于1957年,原名鄭州師專附中,后為鄭州師院附中、鄭州大學附中、鄭州四十中,1979年,正式定名為河南省實驗中學。

                  鄭州二中:創(chuàng)建于1941年9月,前身是河南戰(zhàn)區(qū)二中,為河南省成立三所戰(zhàn)區(qū)中學之一,1958年1月遷至桃源路43號,定名鄭州市第二中學(簡稱鄭州二中),2005年購置了政通路97號為南校區(qū)。

                  鄭州四中:創(chuàng)建于1938年,初名為 “國立甘肅第二中學”,1946年移址河南,后經易名為“鄭州市第二中學”“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河南省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河南省第二初級中學”等。1958 年定名“鄭州市第四中學”至今。

                  鄭州八中:創(chuàng)建于1952年7月,原名為“河南省立鄭州第四初級中學”,1958年學校更名為“鄭州市第八中學”。

                分享到:

                    查看全部評論(0條)

                    發(fā)表評論

                    映象網(wǎng)>> 教育頻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熱點關注

                    新聞|圖庫|社區(qū)|娛樂

                    地市|財經|汽車|房產

                    女性|健康|美食|旅游

                    家居|教育|法制|農村

                    幫助 - 廣告 - 友鏈

                    導航 - 收藏 - 頂部

                    映象網(wǎng)手機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