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燦金,河南商丘人。文學博士,河南大學教師,歷史解讀派代表作家。著有《古典下的秘寫》、《趣讀史記》系列(人物、事件、懸案)、《大唐盛世最有爭議的30個人》、《中華語典》、《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新說文解詞》、《郭燦金讀史》等。
映象網記者:8月9日,劉翔在倫敦當地醫院接受了跟腱手術,一個多小時的手術很成功,醫生認為劉翔完全有可能繼續從事運動。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您是否希望在2016年里約熱內盧的田徑賽場上能看到33歲的劉翔比賽?
郭燦金:醫生認為劉翔完全有可能繼續從事運動,我感覺更像是一種宣傳語言,更像是在給大家一個安慰。網絡上、媒體上更多的專家都認為,對于一個運動員來說,做了跟腱手術康復需要很長時間,康復之后很難從事劇烈運動,尤其是像跨欄這樣對跟腱要求很嚴格的運動。所以我想手術的成功與否需要時間來檢驗。
劉翔的手術僅僅用一個小時就完成了,如果用一個小時就能取得這樣的成功,那這就說明劉翔原來的傷勢并不重,如果傷勢不重,你為啥不跑完呢。所以他這樣的說法似乎不太合理。
我覺得劉翔能不能回賽場,年齡不是問題,只要你能恢復到巔峰狀態,我們都希望劉翔重新回到賽場上。奧運的精神要求的就是更快、更高、更強,只要能做到,什么時候回來我們都歡迎。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也不要硬撐,如果你再到賽場上,你再次退賽或者再次傷病,那么打擊會更大。
映象網記者:倫敦成了很多110米欄選手的滑鐵盧,從資格賽到決賽,總共有11人退賽,這個項目的設置罕見地在賽后受到了質疑。您是如何看待本屆奧運會110米欄出現的這個情況?
郭燦金:這么多選手退賽,也能說明他這樣的設置是有問題的。但是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能看到這樣的賽制對每個人也同樣是公平的。并不僅僅是優秀選手,像劉翔這樣的,我們心目中民族英雄,偶像級選手,他會摔倒,很多人也會摔倒退賽。
同樣的賽制之下,每個都一樣,大家都不要喊冤叫屈,至于賽制的問題也不是我們普通觀眾該考慮的。但只要賽制對所有人是公平的,這樣的賽制本身也應該原諒。
映象網記者:倫敦奧運會上出現了很多爭議判罰,也有不少國家對比賽提出申述。談談您是如何看待這些爭議判罰?
郭燦金:任何一個比賽都會出現爭議性的判罰,有的判罰是無心之失,有的是有意為之。現在整個奧運是一個名利場,對于個人、國家、組織來說都是名利場。它既然是個名利場,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勢力在其中進行博弈。這些力量,包括政治力量、經濟力量、背后的商業力量等等,既然有各種各樣的力量在中間起作用,出現爭議性的判罰就在所難免。
映象網記者:您跟我們談談您觀看本屆奧運會的感想,特別是中國運動員的表現,哪場比賽?哪個運動員?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燦金:我對林丹對李宗偉的那場比賽印象最為深刻。第一是,林丹打出了咄咄逼人的氣勢,體現出王者風范。但是我印象最深的并不來自林丹出色的發揮,而是來自賽后,賽后林丹接受記者采訪,林丹說了幾句之后,馬上轉到說李宗偉賽前一直有傷病,并補充說道李宗偉僅僅訓練了兩周就來跟我打決賽,能打到這種狀態已很不容易,說明李宗偉也是一個很優秀的運動員。我對這段話非常感動,從這我們可以看到林丹成熟了,懂得了尊重對手。我們知道林丹個性比較張揚,往往會說出令觀眾很不滿的話,但這一次非常成熟。
一個運動員也好,一個高手也好,一個勝利者也好,你如果能體現出來對你自己的對手的尊重,其實也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如果對對手都不尊重,把對手形容的像小丑一樣,把對手形容的不堪一擊,那你的金牌又有什么意義的,這次林丹這么成熟的表現我印象很深刻。
映象網記者:倫敦奧運會已經接近尾聲了,開幕式的旗手是易建聯,那您認為閉幕式上誰最有可能擔任旗手呢?
郭燦金:這么多年以來,奧運會開幕式的旗手都是由男籃選手來包辦的,所以當時人民日報就提到一種觀點,我們國家那么多運動員參加比賽,為什么總是挑男籃的選手呢,中國男籃又不是最強的,表現又不是最好的,人民日報對此很不理解,我對這種說法非常贊同。
開幕式也好、閉幕式也好都應該盡量體現代表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認為像林丹、孫楊、葉詩文都完全有資格做閉幕式旗手,但他們幾個都回國了。現在誰再擔任旗手,我個人認為如果劉翔不回來,由劉翔來擔任閉幕式旗手,我認為可能會感動大家,讓劉翔坐著輪椅來當旗手,可能會讓大家看到一種狀態,我們中國人并不是以勝敗來論英雄,可能會感動中國人,讓世界感動,讓運動員感動。(映象網記者 安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