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南陽作家群代表人物。中共黨員,河南省優秀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67年高中畢業,1968年入伍,在部隊歷任戰士、宣傳干事、連副指導員。1978年轉業,任南陽市臥龍區宣傳部科長、區文聯主席,1995年當選為南陽市文聯副主席,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六屆代表大會代表,現任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
映象網記者:無論是李曉霞、丁寧,還是男單選手張繼科等,他們都是90后國乒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已經成長為中國乒乓球軍團的領軍人物。您覺得,國乒新生代整體表現如何?他們將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二月河:老一代的乒乓球運動員創造著輝煌的局面,中國乒乓球一直是處于優勢地位,同時,老百姓的期望值很大,中國已經習慣了當冠軍,從這個角度講,運動員承受著很大的壓力,而且這樣的壓力越來越重。
原先,我們一向認為90后是社會生活當中脆弱的一代,現在看來不是了,他們在這樣的狀態下能夠與時俱進,應對要求越來越高的環境,證明了90后國乒新生代已是了不起的一代。不僅是乒乓球,中國其他項目也是如此。他們有精湛的技術、有堅強的心里素質, 我相信他們在承受著越來越大壓力的同時,取得越來越多的成就。
映象網記者:倫敦奧運會上,乒乓球賽規則發生變化,每個協會最多可以獲得的單打名額由3名變為2人,而且單打比賽這次要提到團體賽之前進行。您認為,重新調整的賽事規則對中國的影響大嗎?對乒乓球運動的國際化發展有推動嗎?
二月河:中國乒乓球大國的地位不會受到動搖,實際上,中國的乒乓球的崛起是在26屆世乒賽,從那時乒乓球超強的態勢一直維系到現在。
不管采取什么樣的賽制和措施,想一時之間動搖中國的地位恐怕很難做到。調整賽事規則是怕國際化太單一,怕單一掛中國的國旗。換個角度想,如果乒乓強國是美國,會不會這樣做呢?我覺得摻雜了非體育精神的因素,我們可以不予以理會。我認為,僅靠更改賽事規則來推動國際化發展的做法是改變不了現狀的。
映象網記者:中國名將劉國棟曾說過,“做中國乒乓球教練輸不起”。中國乒乓球隊一直頂著“國球”的榮譽與壓力前行。北京奧運奪金狂潮過后,普通民眾不再“唯金牌論”,人們觀看體育的觀念悄悄地發生改變。您覺得民眾觀念的改變將對體育運動有哪些影響?
二月河:在體育競賽的過程中,有上有下、有起有落是正常的,不會是一條直線持續發展的。
體育精神并不在于取得獎牌的多少,而是在獲取勝利的道路上,不管是取得了勝利,還是遭遇了挫折,關鍵在于拼搏、是否全力以赴。在挫折中是低迷不振、沮喪無奈,還是奮起直追,運動員要做到強勢心理狀態的培養、競技狀態的提高,這才是根本的。
映象網記者:奧運會已不僅是一場全球的體育賽事,也是申辦國家展示本國文化、藝術成就的絕佳舞臺。擁有豐厚文化藝術資源的英國,在奧運會期間大打文化牌,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推廣活動。您有沒有覺得本屆奧運會里文化分量越來越重呢?
二月河:英國是奧運搭臺,文化唱戲,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國民文化素質的提高,通過文化的溝通,與世界各個國家、民族進行交往,從而提高自身國民文化素質。
奧運會不僅僅是一種體育競技,同時也是文化大展示的舞臺。各國通過奧運會將自己的文化展示出來,彼此互相促進、互相觀摩、互相認知。英國開展一系列文化推廣活動,也是讓世界更多的人認同英國的文化。當然,也折射出英國整個國民的文化素養和民族的文化品位,形成多棱角、多層次的美好形象。
(映象網 記者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