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撤銷赤峰城投評級 信用債市場一日驚魂
6月28日,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突然宣布撤銷內蒙古赤峰市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赤峰城投)2010年發行的企業債(10赤峰債)的信用等級。原因是赤峰城投未向其提供跟蹤評級所需資料,使公司無法評價其目前信用狀況。
此消息一出,立即在債市乃至整個資本市場引起震動,業內人士及投資者紛紛猜測“10赤峰債”是否出現未公告的信用問題,城投債兌付危機是否已經開啟?
據記者了解,城投債主要持有者券商和基金,目前依然較為淡定,但整個市場卻難掩升溫的恐慌情緒。
再引債市恐慌
近段時間,債市一直風波不斷,各參與主體“神經”也頗為敏感。大公國際此舉自然引起債券市場,乃至整個資本市場格外注意。
10赤峰債是否出現信用問題,甚至曝出兌付危機,自然最受關注。而大公國際的撤評說明,并未就此解釋,只是稱,通過與赤峰城投反復溝通,截至6月28日,赤峰城投仍未提供跟蹤評級所需資料,因此在10債存續期內,大公無法根據現有資料客觀評價赤峰城投的信用狀況,才決定撤銷10赤峰債信用等級。
赤峰城投于2010年5月發行10赤峰債,總額12億元,債券期限為七年,票面利率6.18%。當年發行時,大公國際和另一家信用評級機構鵬元資信都對該債券進行過評級,主體信用評級為AA,債項信用等級評定為AA+。
對于大公國際突然撤評,有消息人士指出,是“被搶生意”所致。而這一點,從昨日赤峰城投隨后就跟蹤評級情況作出的說明中,亦可發現一絲痕跡。
赤峰城投公告稱,目前,該公司正在申請發行2013年赤峰市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債券(簡稱“13赤峰債”),信用評級機構為鵬元資信。因此,經協商,10赤峰債由鵬元資信進行跟蹤評級,大公國際不再對10赤峰債進行跟蹤評級。在2012年6月的跟蹤評級中,鵬元維持了10赤峰城投債AA+的評級。
從交易所市場上10赤峰債的表現看,該澄清公告確實發揮了一定的穩定作用。7月1日早盤,10赤峰債曾兩度出現1元錢差價的拋售,最多下跌1.8元,不過至尾盤時,成交開始活躍,價格也有所回升,最終下跌0.69%。
多家券商和基金人士均認為此次事件只是個例而已,并非是爆發系統性風險。有個別基金經理甚至認為,由于政府控制風險,目前來講,城投債還是相對安全的。
城投債風險暗藏
“雖然這次危機渡過了,但下次危機必然到來。”7月1日,一家債券類私募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事實上,目前規模不斷擴大的城投債市場,已經猶如一根繃緊的弦。此次大公國際撤銷10赤峰債信用評級,雖沒有引起這根弦的斷裂,卻讓信用債市場受到不小的驚嚇。
當天,宏源證券也發布研報認為,赤峰城投未及時提供所需資料隱含了個別城投平臺開始失信。“這不是城投公司首次出現評級問題,上一次是去年12月28日大公將新疆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評級從AA+降為AA。而此次事件或具有‘傳染性’,城投債系統性信用風險累積。”
據記者了解,作為企業債的一種,城投債也被稱為“準市政債”,由各地政府轄下融資平臺企業所發行,直接掛鉤地方政府信用,因此一直被看作典型的低風險、高收益品種。
近年來,在地方政府資金需求倒逼之下,企業債“城投化”趨勢愈演愈烈,而各投資機構對城投債也青睞有加。
今年上半年,我國共有29個省區市發行434只城投債,發行額共計5217億元,同比增長近八成。據同花順iFinD統計,目前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仍未到期的城投債還有2206只,涉及規模逾2.2萬億元。有券商人士預計,2013年,城投債發行規模很可能再次突破萬億大關。
而從目前債券基金、券商集合理財等產品的持倉配置上看,三分之一的債券配置與城投債有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