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歐元后市看漲 美聯儲QE其實不想退?
美元指數周二(11月19日)全天交易中跌0.10%,報收80.66。在缺少關鍵性經濟數據的一個交易日中,投資者將關注重點轉向了全球各地的貨幣政策前景,就未來數周來說,美元同時面臨下行和上行風險。多數美聯儲官員傾向于更早削減QE,因此本周將公布的美聯儲(Fed)10月會議紀要措辭可能不會那么鴿派,這將對美元構成支撐。
由于近期美聯儲方面認為美國經濟復蘇和勞動力市場仍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耶倫(Janet Yellen)此前在聽證會上的發言延續伯南克(Ben Bernanke)的各派言論,令美元持續承壓,這也是造成近期非美貨幣上漲的主要原因。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 CIB)的分析師在客戶報告中對美元匯率可能的下行走勢提出警告,稱“懷疑非常短期內美元可能有更深度的修正,不管是對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的貨幣,未來的經濟數據不太可能對美元收益率走高提供支持。”不過報告也認為這種修正將是短期的,投資者會在12月6日的11月非農就業報告公布之前再次回到美元。
周三(11月20日)亞市早盤,因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講話令美元走低,美元兌多數非美貨幣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挫。歐元/美元走高,現交投于1.3558一線;英鎊/美元飆升近30點,現交投于1.6132一線;澳元/美元走高,現交投于0.9442一線;美元/日元走低,現交投于100.08一線。
美聯儲QE其實不想退?
面對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內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側重點截然不同的發問,耶倫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傳遞出量化寬松(QE)政策“暫時不想退”的信息。共和黨議員擺出五年的QE政策威脅金融穩定、扭曲市場機制、人為給市場灌糖漿等一堆批評的理由,耶倫則用促就業“是美聯儲的職責”、“美聯儲不是市場的囚徒”、“美國經濟復蘇尚不夠強勁”等一堆說辭來應對。
與伯南克相比,耶倫對于美聯儲QE政策有助于放大美國人財富效應的益處顯得更為坦然。此輪由樓市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重創美國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居民消費占美國經濟活動的七成,金融危機并未根本改變美國債務驅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居民消費不旺,美國經濟增長就難有大起色,研究就業市場的耶倫對此了解透徹,如何做大美國家庭財富并提振民眾的消費信心是清理此輪金融危機廢墟的關鍵工程。
金融資產和房屋價值占到美國家庭財富的半壁江山以上,所以讓美國股市屢創新高和推升房價是有效之舉,因而在專家警告美國房價自去年來漲幅過快的當下,美聯儲還在以每月400億美元的速度買入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這種給旺火添油政策的意圖其實很明顯。
目前美國民眾收入增幅緩慢,美國家庭的債務去杠桿化尚未完全結束,2012年的美國家庭債務總額是自2009年來首次中止下跌勢頭,但目前13.5萬億美元的家庭債務總額尚不足2008年14.2萬億美元的規模,在家庭消費“缺位”的背景下,美聯儲把自己視為給經濟提供有效需求的頭號替補隊員,耶倫強調總需求不足仍是美國經濟復蘇的主要拖累,意味著替補隊員不會立刻下場。
若說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是要為樓市復蘇送一程的話,在美聯儲執行當前的QE3版本中,美聯儲還以每月450億美元的速度購入美國中長期國債,這就難以和刺激美國經濟復蘇直接掛鉤了,因為美國中長期利率的下降并未帶來信貸活動的井噴。盡管美聯儲高層堅稱寬松貨幣政策不是在替財政部買單,但是從客觀效果來看,QE政策的確在為赤字財政政策創造“溫室”。
美國的公共債務占GDP的比例已經破百,減少政府開支和削減福利都有剛性,發新債償還舊債是政策當局要務,在當前經濟增速不足3%的背景下,如果央行將利率提至3%以上,這就意味著美國的新增國民財富都不足以償還債務利息。從這個角度來看,零利率和QE政策是美國利用全球主要貨幣發行國“囂張的特權”為本國經濟利益服務的體現。
歐元區經濟數據超出預期,強勢歐元后市看漲
近幾個交易日,歐元/美元一直維持在1.3500上方震蕩,目前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若歐元/美元能在未來幾個交易日內站上1.3550關口上方,歐元后市漲勢將得以延續。而大部分分析人士表示,從技術面來看,歐元后市看漲,因為市場預期歐元區陸續公布的數據將超出預期。
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ZEW經濟信心指數創下自2009年10月以來最高,高于市場預期。這表明投資者對歐元區最大經濟體信心進一步增強。數據顯示,德國11月ZEW經濟景氣指數為54.6,高于預期的54.0,前值為52.8。同時公布的歐元區11月ZEW經濟景氣指數為60.2,前值為59.1。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彥表示,“歐元是高度市場化的貨幣,其走勢會隨著各種市場要素的改變而上下波動,但是從歐元/美元在年內基本圍繞1.3000一線震蕩可見,歐元的價值及價格基本是穩定的。歐元最大的問題在于歐元區各國經濟的不平衡,但是歐洲一體化并非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涉及政治、文化等各個層面的綜合性問題,想要完成歐元區財政統一、監管統一等制度,將是極其緩慢的一個進程,甚至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而其間又會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因此歐元的波動是難免的,甚至不排除未來"歐元崩潰論"的再度出現。”
潘正彥進而指出:“今年年初至今,美元和歐元都在上漲,主要是投資者看好美國和歐洲經濟的復蘇,但是相較而言,投資者更看好歐洲經濟,對其更具信心,原因則是歐洲經濟此輪復蘇的基數較低,而這意味著其反彈的力度也會更大。正是由于大量的資本持續流入歐洲,才對歐元上漲帶來巨大的動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