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回馬槍”抄金融機構后路 為什么收購恒生電子?
約33億元控股恒生電子瞄準金融大數據
昨日,恒生電子(600570)公告稱,馬云通過浙江融信完成了對恒生集團100%股權的收購,交易金額高達32.99億元。收購完成后,馬云將間接擁有恒生電子20.62%流通股股份的權益,成為第一大股東。雖然此次收購方為馬云個人控股公司浙江融信,但業內分析認為,這一動作仍顯露出了馬云謀劃“阿里系”三波上市的野心。
收購完成后,馬云將取得恒生集團100%股權,但馬云看上的其實是恒生集團旗下的金融IT系統供應商恒生電子,瞄準的則是金融交易分析的重要部分—大數據。
疑問1:
為什么收購恒生集團
據了解,恒生電子幾乎是傳統金融機構最大的IT供應商。2012年年報顯示,恒生電子在基金、證券、保險、信托資管領域的核心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93%、80%、90%、75%。而在證券賬戶系統、證券柜臺系統、銀行理財業務平臺、信托核心業務平臺、期貨核心系統中,恒生電子的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57%、43%、85%、41%、42%。因此,有說法稱此舉相當于使阿里掌握了絕大部分金融機構的“后門”。
有接近阿里的人士表示,拿下恒生電子后,阿里在證券、基金甚至銀行的IT系統服務方面獲得較多優勢的同時,其“金融云”平臺的步伐將大為推進。
疑問2:
為什么是馬云個人收購
很多人疑惑,收購方為何是浙江融信而非阿里巴巴?前者實際是馬云個人控股公司,其股東只有馬云和謝世煌兩人,分別直接持有99.1365%和0.8635%的股權。
在公告中,恒生電子強調,收購恒生集團的主體是浙江融信,雖然馬云仍然擔任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但阿里巴巴和浙江融信之間不存在任何股權關系,所以本次收購和阿里巴巴沒有任何關系。
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恒生電子將是未來阿里金融序列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事實上,這次阿里巴巴宣布赴美上市,阿里小微金融業務并不在上市范圍之內。而根據馬云之前的設想,阿里所有業務將拆分成三波上市:第一波將以天貓、聚劃算、淘寶平臺上的部分盈利業務、一淘以及阿里巴巴 B2B 業務、中小企業業務、國際業務等為核心(這次上市部分);第二波上市以阿里小微金融、支付寶等互聯網金融業務為主;第三波則是以阿里云為核心的各類數據業務為主。
目前,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正在籌建中,預計支付寶、天弘基金等都將裝入該集團中。
疑問3:
馬云的錢從哪里來
該收購也使得“浙江融信”這家神秘公司浮出水面。資料顯示,浙江融信的主要業務是提供行政支持及風險管理相關的后臺服務,未來將以投資管理業務為主。
公告顯示,本次收購的資金來源于浙江融信的自有資金17億元和不超過17億元的銀行貸款。其中寧波銀行杭州分行與民生銀行杭州分行分別向浙江融信提供不超過17億元的信貸資金用于支付本次收購價款的意向。
馬氏收購術
1個月燒掉百億元 打造上市想象空間
僅今年3月,阿里巴巴就先后投資文化中國、佰程旅行網、Tango、銀泰商業等,交易額總計超過百億元。剛進入4月,阿里巴巴以馬云的名義出資33億元收購了恒生集團,業界預計阿里巴巴還將以數十億元的價格收購華數傳媒20%股份。
馬云為何頻頻展開收購戰?一方面是為了提高阿里巴巴上市估值的想象空間。出于贖回雅虎所持股份的壓力,阿里巴巴上市已迫在眉睫,投資并購成為提高公司價值的最快捷徑。另一方面,阿里也是為了與騰訊爭奪市場。當前的中國互聯網生態系統已經形成阿里和騰訊兩大陣營,騰訊也在加快并購步伐,其第一季度收購額也達到了百億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