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動態:張育軍內定哈佛學習3月 莊心一暫管

                2013-08-05 10:28    來源:理財周報

                  張育軍與莊心一,“兩人的工作思路不一樣”,基金公司高管對今年下半年基金公司創新政策表示擔憂

                  近日,理財周報記者從一名華北區基金公司高管處得知,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將要赴哈佛學習3個月。

                  此消息亦得到一華南區券商高管的確認,表示在張育軍赴哈佛學習期間,其手下事務暫由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接管。

                  目前,張育軍分管機構部、基金部和期貨二部。另外,在前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任期間,張育軍就不遺余力地推動券商創新。

                  “未來3個月甚至到今年年底,政策可能趨緊或者進入真空期。”前述基金公司高管和券商高管一致判斷。

                  將赴哈佛3個月

                  7月29日,上述華北區基金公司高管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了對基金公司今年下半年創新政策的擔憂,原因是他從證監會內部人士處得知,“張育軍即將赴哈佛學習3個月”。

                  7月30日,前述華南區券商高管則進一步透露,在張育軍外出學習期間,代其暫管事務的是莊心一,并表示“兩人的工作思路不一樣”。

                  除此之外,兩人一致表示,不清楚張育軍此次外出學習的背景,也暫時沒有更進一步的信息。

                  2012年前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上任后的證監會領導班子大調整中,原證監會主席助理姜洋升任證監會副主席,另一位原主席助理朱從玖調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張育軍任證監會主席助理。證監會于2012年9月11日公布此結果。

                  事實上,早在去年5月底,時任上交所總經理的張育軍就被郭樹清調到證監會協助工作。彼時,離第一屆創新大會閉幕不久。

                  上任后的張育軍擔子很重。分管“大機構部”,包括機構部、基金部和期貨二部。

                  而之前分管期貨業務的原主席助理姜洋升任副主席后,分管辦公廳、網控辦和期貨一部。

                  在證監會內部分工中,期貨監管部分為期貨一部和期貨二部,期貨一部主要監管交易所及市場,期貨二部履行監管期貨機構的職能。

                  接下來,張育軍上任后僅四個月,連續在北京、上海、廣東對機構進行密集調研,調研券商包括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東海證券、國信證券等十多家,被眾多機構人士認為其推動創新的決心巨大。

                  就在赴上海調研期間召開的座談會上,張育軍的態度很明確,希望“證券公司放下包袱,積極探索創新業務模式,盡快開發出創新產品,只要有想法,就可以先嘗試”。

                  今年2月,理財周報記者獲得的張育軍全國調研底稿顯示,當市場正在熱烈討論私募基金可轉為證券公司的時候,張育軍的改革思路已經走到了“人人可以辦金融”,并設想“將來證券行業資產管理業務規模至少要做到銀行業規模的一半”。

                  而在今年5月8日第二屆券商創新大會后,雖然沒有張育軍單獨赴券商調研的消息,但張育軍召集機構召開了5次閉門會議,探討證券行業未來5至10年發展規劃。

                  據與會機構人士透露,第一次是小范圍討論,而第二次為正式研討會,為期兩天。5家證券公司、5家基金公司、5家期貨公司參加,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海通證券董事長王開國、銀河證券董事長陳有安相繼講話。其中,張育軍讓中信證券介紹如何成為行業系統重要性公司。最后,張育軍總結發言。研討結果需在6月底向主席肖鋼匯報。

                  張育軍赴哈佛后,重擔暫時由莊心一接管。在張育軍分管“大機構部”前,機構部由莊心一分管多年,基金部由姚剛分管多年,期貨二部則由姜洋分管。目前莊心一的分管范圍為公眾公司部、上市部和法律部。

                  74項重點工作待落實

                  第二屆創新大會將“風控”提到重要位置后,創新政策的推出明顯放緩。曾經一度給基金公司高管的感覺是“基金子公司停批、創新產品停批”,盡管監管層對此進行了辟謠。

                  不過,張育軍在今年5月創新大會上做總結發言時稱要一手抓創新,一手抓監管,兩者并行不悖,扎實推進資產管理業務、債券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柜臺市場試點以及組織創新與機構管理,務求取得創新實效。張育軍并指出2013年的重點工作將交給證券業協會,以19個專業委員會為載體,全面開展多個方面的74項重點工作,要求各委員會在5月20日上交反饋意見。

                  據了解,這74項重點工作將涉及場外市場、固定收益、資產管理等多個方面。目前有部分工作已經擲地有聲,例如積極參與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制定證券行業5-10年發展規劃等。但大部分工作還需進一步落實,如制定《證券公司柜臺市場管理辦法》、評估修訂《證券公司開展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承銷業務試點辦法》、研究評估修改《證券公司業務(產品)創新工作指引》,起草《關于推動證券公司跨境業務在兩岸三地率先試行的建議》等。

                  另外,去年年底證券業協會表示“有關取消證券公司IPO審核監管標準方案已形成,證監會機構部正抓緊制定支持證券公司分支機構創新相關措施”,以及市場熱烈討論的修訂后的《證券公司設立和業務范圍審批暫行規定》,已沒有了下文。

                  基金方面,張育軍在6月初“貫徹落實新《基金法》 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2013年年會上表示,當前基金公司重點要積極穩妥地開展子公司業務,扎實做好債券市場投資,積極推進業務和產品創新,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8月2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介紹,目前基金子公司專項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行業整體業務規模較小。截至6月底,證監會已經核準設立38家基金子公司,管理賬戶368個,管理資產規模1500億元,約占基金公司非公募業務的16%,專項資管業務適當擴大了基金公司的業務范圍,對中小微企業發展起到了支持作用。

                  證監會發言人表示,證監會將于8月底完成基金公司專項檢查工作,并將會同基金業協會對基金公司子公司業務的開展情況進行摸底。基金子公司風險合規意識較強,未發現公司盲目擴大規模、隨意承接業務的現象。但由于該類業務主要涉及實體經濟項目的投資,也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

                  期貨方面,7月27日,國債期貨完成了首次全市場演練測試。而在此前,7月23日上午,中國證券業協會與基金業協會召集證券公司與基金公司高管在北京召開國債期貨相關座談會,張育軍出席,表示“主要的方向是,既要重視,又不要盲目,要多做準備、多思考、多學習”。

                  目前,國債期貨的相關配套措施仍在制定之中。

                    (夏蕊)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