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不知情被貸款百萬追蹤 興業銀行自稱受害者

                2013-06-28 10:13    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日,本網報道了北京的馬女士在興業銀行東外支行存在一筆莫須有的貸款,即本人從未辦理過業務,卻在興業銀行有一筆129萬的貸款記錄。對于這件蹊蹺事,興業銀行回復馬女士稱,興業銀行也是受害者,有責任的是當年興業銀行委托的律師行和開發商,并表示興業銀行將盡力配合馬女士挽回損失。

                  中國經濟網記者就此事致電興業銀行新聞事務代表邵芳卿,對方拒絕接受采訪,也拒絕接收本網發去的采訪提綱。

                  6月初,馬女士去央行查詢自己的征信記錄,意外的發現自己名下在2006年存在一筆從興業銀行貸出的住房貸款,共計129萬,讓人意外的是,這筆貸款至今一直按時還款,因此并未出現過不良記錄。

                  馬女士隨即找到興業銀行東外支行溝通,工作人員的態度卻讓人失望,不僅說話語氣態度強硬,還以馬女士否認貸款為由指責馬女士沒有權利申請調看合同。

                  在本網稿件發出后,馬女士再次接到了興業銀行打來的電話,工作人員表示興業銀行也是受害人,馬女士的問題是興業銀行委托的律師行和開發商之間出現了問題,興業銀行根據律師行提供的資料完成的貸款,手續上是合格的”。

                  馬女士告訴記者,雖然這次興業銀行態度很好,但是給出的回復難言誠懇。興業銀行稱律師行出現問題,強調自己是受害人,并沒有責任,這么多年沒有查到這筆莫須有貸款是因為貸款一直正常還款,還表示要督促開發商還款,但在馬女士提出解決辦法后,已經2天未有回應。

                  對于當年貸款的過程,興業銀行這樣解釋,馬女士06年有意愿購買房產,但是07年就辦理退房,貸款合同上雖然是馬女士的名字,但馬女士并非房產的所有者,即房產并未成交。

                  馬女士對興業銀行給出的解釋則哭笑不得,自己連房子在哪里都不知道,何談有意愿。此外,興業銀行工作人員的另一番話或許對這件事情有了更為明確的解釋,工作人員稱個人住房貸款相比企業貸款利率低很多,那個時候很多開發商都這么做。

                  “現在是我的問題暴露了出來,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和我一樣,銀行說自己沒責任,那銀行貸款的利息又怎么說呢,不能把什么事情都推給別人吧”,馬女士說。

                  有銀行業內人士指出,興業銀行2007年上市,在這之前一直處于快速增長階段,當時銀行業法律法規也并不完善,銀行為了完成快速擴張,尤其為了招攬異地業務,有一些暗箱操作是普遍現象。

                  “興業銀行多次囑咐我要我不要再接受媒體采訪,也不要去銀監會上告,更不要去立案,稱他們會解決我的貸款困難,但是我覺得他們總是在安撫我,我不知道他們的承諾在事件平息了以后還能不能作數”,馬女士十分擔憂。

                  雖然在興業銀行的勸說下,馬女士暫時放棄了向銀監會投訴與立案,但馬女士的訴求仍未得到妥善處理,馬女士希望能與開發商和銀行達成協議,首先需要解決這筆貸款的歸屬問題,其次需要將央行的個人征信記錄里面關于貸款的部分撤銷,最后對于李女士在處理這件事情上耽誤的精力與誤工費做出一定的賠償。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電商風云2013

                電商風云2013

                2013風起再起,電商企業如何脫穎而出。

                投資者如何看球?

                投資者如何看球?

                中國足球有望獲得國家層面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