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酒業勾兌陰影籠罩大股東 維維市值蒸發22億
受枝江酒業“勾兌門”影響,維維股份自6月3日以來市值減少了22億元。結合酒類資產已占其主營收入的32%,有專家表示,無論是從公司自身的經營情況還是白酒行業目前的困境來看,維維股份的投資風險都不容小覷。
枝江酒業成品酒逾半數酒精勾兌
2009年,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出資3.48億元,收購枝江酒業51%的股份,使枝江酒業成為其控股子公司。據維維股份年報披露,2011年枝江酒的產銷量已達12萬噸,2012年雖有所下降,但仍有8萬多噸的產量。
然而,漂亮的數據背后卻有著不同的聲音。有知情者透露,枝江酒業年產60度左右基酒能力不足萬噸,遠遠不能滿足其年產銷十萬余噸成品酒的勾兌需要,其基酒產能與成品酒銷量不相匹配,逾半數產品都采用食用酒精勾兌。
據中國日報網報道,在2011年枝江酒的產銷量已達12萬噸,2012年雖有所下降,但仍有8萬多噸的產量。也就是說,即使最大限度的考慮外在因素,枝江酒業的實際產量和應有產量仍有大約6萬噸到10萬噸的差距。這個數字是從何而來?唯一的解釋只有用食用酒精勾兌。
瘋狂銷售達到“量價齊升”
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被曝出逾半數成品酒都采用食用酒精勾兌,冒充純糧釀造。但這并不妨礙枝江酒業的生意紅火,集團2012年總收入90億元,利稅6億元。
有公開資料顯示,枝江酒業目前的基酒產能為6400噸,按照枝江酒業的說法,加上從四川購入的“調味酒”,能使其基酒總量達到兩萬余噸。但即使這一數字屬實,在食用酒精勾兌的成品酒占總產量比例不足20%的情況下,兩萬余噸基酒如何能生產出少則8萬余噸,多則達12萬噸的成品酒?
據酒廠內部人士介紹,如稀釋成40度左右的白酒,用一噸食用酒精能做出兩噸白酒,等于4000瓶白酒,每瓶成本只要幾塊錢,而每瓶純糧釀造白酒成本至少需要20多元,是前者的好幾倍。而一般純糧釀造,發酵的周期至少在90天到100天以上才能完成,茅臺等高端酒釀造需要更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資金和倉儲占用的投入,比酒精勾兌白酒要高得多。
“勾兌門”重挫公司股價 22億元市值蒸發
從6月3日勾兌事件被曝光后,枝江酒業大股東微微股份的股價就遭遇持續下滑,截至26日收盤,其股票市值已減少了22億元。從整個6月份的下跌幅度來看,維維股份也是憑24.18%的跌幅遠遠超越了大盤的波動。
2012年,中國白酒行業在十余年的高速發展之后,受各種因素影響,調整趨勢明顯。而對于下半年,業內人士更是預計中國白酒行業將進入一個相對蕭條的時期。
相比國家對于高端酒的各種限制性消費,中低端酒在消費者心中的重新洗牌則對行業有著更深層次的影響,消費者將不僅看廣告更要看質量進行消費。未來像主要以購買基酒勾兌“生產”白酒的企業,終將被消費者無情的拋棄。一位資深人士表示,枝江酒業也是一家小有名氣的酒企,公司的百億目標也提上日程,如今,“勾兌門”對枝江酒業的影響較大,希望企業不要貪圖短利,重走秦池酒的步伐。(康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