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價格如何走出“過山車”怪圈

                2014-04-21 08:28    來源:新華社

                  蔬菜滯銷肉價跳水農產品價格如何走出“過山車”怪圈。二季度后期豬肉價格有望止跌回升加快推動龍頭企業,合作社與農民更緊密合作

                    近期,媒體報道河北、海南、河南等多地出現蔬菜滯銷,菠菜、芹菜、萵筍等價格持續走低,有的甚至跌到幾分錢一斤;與此同時,“二師兄”豬肉價格連連跳水,令很多養殖戶農民叫苦不迭。

                  蔬菜、豬肉價格緣何再現“過山車”式大變化?農產品價格何時才能擺脫劇烈波動怪圈?如何切實避免菜賤、肉賤傷農?記者就此采訪了業內專家。

                  多重因素造成蔬菜

                  豬肉價格下跌

                  農業部16日數據顯示,近期豬肉價格持續下跌,豬肉周均價每公斤16.50元,環比跌1.8%,已連續第9周下跌;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中有15種價格下跌,周均價每公斤3.89元,環比跌0.5%,已連續第10周下跌。西葫蘆跌幅最大,為10.6%;韭菜、黃瓜、萵筍和蒜薹跌幅在5%至10%。

                  中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近期的蔬菜價格下跌、滯銷,有季節性波動的因素。天氣轉暖,蔬菜集中上市,導致價格下行。同時,更直接原因是供過于求。“看到此前一些蔬菜品種的價格高,農民大量種植,結果出現過剩,造成菜賤傷農。”李國祥說。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內貿信息中心分析師陶煒煜表示,多重原因造成此次豬價持續下跌。其中,生豬行業產能偏高是主因。同時,春季處于傳統消費淡季,節后一段時期是肉制品加工企業的生產淡季,對肉類原料需求量減少,以及受餐飲行業增速低迷影響,豬肉消費需求不旺,這些因素共同造成豬肉價格下行。

                  二季度后期豬肉價格

                  有望止跌回升

                  專家預計,蔬菜生產周期較短,價格下跌持續時間有限,未來豬價跌幅將趨緩,二季度后期豬肉價格有望止跌回升,第三季度豬價有望出現明顯回升。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指出,今年3月底國家啟動首批凍豬肉收儲,雖然收儲量較小,對整個供需現狀影響不大,但從信心層面給予養殖戶一定支持。隨著收儲工作的后續開展,將會有助于豬價止跌。

                  “五一節有望短期提振豬價。”朱增勇說,根據2月份農業部4000個監測點存欄數據,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下降,說明近3個月已經逐步消化供應過量生豬,后期生豬出欄量將逐步放緩,有利于后期豬價企穩。

                  “如果上半年沒有重大疫情發生,下半年生豬供應會比較平穩,豬價將會逐步回升到成本線以上的價格水平,但不會出現像2011年那樣大幅上漲的現象。”朱增勇說,一般一個完整的豬周期在35至38個月,在豬價近3年創新低后,下半年有望進入新的價格周期。

                  加快推動龍頭企業

                  合作社與農民更緊密合作

                  對于當前的蔬菜滯銷、肉價下跌問題,專家們建議,政府部門要千方百計采取措施幫助菜農、養殖戶尋找市場銷路,通過組織農超、農校、農企對接等活動,擴大網上推介服務,擴大銷售半徑,解決滯銷賣難的燃眉之急。

                  李國祥表示,從長遠和根本來看,要改變產銷結構,破解農民難以得到有效信息的問題。要進一步出臺政策,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民形成更緊密的聯系和合作關系,鼓勵農民合作社的發展,促進農民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生產。

                  陶煒煜建議,要提高生豬養殖規模化水平,避免大量資金快速進出生豬市場,影響生豬生產。加快研究生豬期貨,規避市場風險。大力推廣公司加農戶的模式,促進生豬產銷平衡。加強生豬市場監測預警,及時發布生豬信息,引導養殖戶合理調整結構、規避風險。 

                  (于文靜 雷 敏)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