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城模式復制“潛”行 鄭州政策給力投資者預期

                2013-10-04 08:39    來源:大河網

                  華南城模式復制“潛”行 鄭州政策給力投資者預期

                  3月22日,鄭州華南城首都開盤時,便以其諸多優勢資源吸金過10億。時過半年,一座現代商業商圈已初具規模,望過去眼前的荒涼之象逐漸匿跡。當下,隨中國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鄭州華南城在新一輪的改革中將為中原的商業模式帶來何種預期與張力呢?對此,大河網記者為投資者進行了預期打探。

                  “華南模式”潛行十年 三大蛻變華麗轉身

                  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南城)——號稱中國“綜合商貿物流中心開發”領航者的企業。

                  據悉,華南模式在大陸成就今天,其華麗轉身經過三次跨時代的蛻變。2002年入住深圳成立在大陸的自己的第一家一站式的采購基地;2009年,香港成功上市,完勝資金運作;2011年,商業模式復制布局全國,目前,據其對外公布的項目計劃,總規劃建筑面積已超過數萬平方米,正緊鑼密鼓在全國各地落子。

                  自2002年12月深圳起步,華南模式已陸續在大陸開建了南寧、南昌、西安、河源、鄭州、哈爾濱等項目。南昌規劃總建筑面積428萬平方米;南寧規劃總建筑面積488萬平方米;西安規劃總建筑面積1750萬平方米;河源規劃總建筑面積120萬平方米;哈爾濱規劃總建筑面積1200萬平方米;深圳規劃總建筑面積260萬平方米。

                  數據顯示,鄭州華南城總規劃10平方公里(占用土地1.5萬畝)。目前,該公司先后通過招拍掛分別以31243萬元、4373萬元、2330萬元一口氣吃掉新鄭(2012)173-182號宗地2086.6381畝、新鄭市(2012)42-44號宗地291.40155畝、新鄭市(2012)37、39、40號宗155.1726畝(共以37948萬元拿下1686141.5平方米,合計2529.21225畝)。

                  運作手段:迎合發展趨勢 貼近需求

                  “產業升級和中西部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促進內需發展,解決配套缺乏,加快城鎮化建設、培育市場,解決就業和增加稅收等就是華南城的立足這本。”鄭州華南城市場總監黃曉威如是理解公司規劃。

                  黃曉威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把“加快城鎮化建設速度”列為2013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一。而鄭州華南城致力于提升各地商貿物流升級轉型,并協助各地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的做法,恰適應了市場需求。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鄭州華南城吸引投資者眼球的,正是這正待打造的世界級綜合商貿物流中心、高效物流 低成本倉儲、全球領先商業物管等7大核心業務體系和預期。

                  市場支撐:蛋糕繞著城市發展方向轉

                  “鄭州市中心市場的外遷已成為必然,根據《鄭州人民政府關于中心城區市場外遷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將以華南城為核心,作為中心城區市場外遷的主要承接地,指定小商品、建材、五金機電、汽摩配件、食品等市場遷往華南城,這是未來鄭州華南城資本和投資收益的根本”黃曉威認為。

                  據悉,鄭州華南城贏得政府與投資者信賴,來源于“專業市場運營管理經驗、完善的營銷渠道、完善的商務生活配套、高效率的物流倉儲體系、獨立的產權和先進的商業物管”6大保障。

                  黃曉威稱,鄭州華南城作為政府指定中心市場外遷主要承接地,除秉承“誠信、和諧、共贏、分享“的發展理念和”助商、穩商、扶商、富商“的經營理念,依托其品牌優勢、地段優勢、規模優勢、運營管理優勢以及完善的配套設施外,鄭州城鎮化的對經濟增長的巨大引擎作用,是華南城模式能扎根鄭州的效能源泉。

                   (陳耀文 楊波)

                責編:王慧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