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銷售網站上的“尾單、尾品”一直以低價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如今,“尾單”也進入旅游行業,一些專供旅游尾單的網站、微信等日漸紅火。
尾單到底能便宜到什么程度?記者登陸多家旅游網站發現,有些網站隨機派發酒店紅包,有網站的派發金額達2億人民幣,還有的網站針對暑期出境游產品,推出總額高達千萬元的優惠政策,也有網站推出單日大促銷活動,不少業內人士都對此類促銷連呼“瘋狂”。而就單個旅游線路來說,大都在平常銷售價格的基礎上打了三到七折的折扣,出境游甚至能淘到1000元至2000元的產品。
記者了解到,低價旅游產品非常受歡迎,網站一發出,就有不少網友評論轉發。但記者調查發現,很多旅游尾單只是“看起來很美”,如部分商家在宣稱自己是“尾單”,便宜出售的同時,實際上還有很多二次消費和自費項目,甚至行程縮水。如有的尾單還要額外收取景點費,或者報價只是機票價格,這種產品通暢出現在包機團中。旅游業內人士透露,包機團與普通飛機團不同的是,旅行社已將整個飛機費用交給航空公司,上座率低的話,旅行社損失較重,這種機票又不能退改簽。其實有不少所謂的“尾單”產品,加齊所有費用后,和平常的線路價格其實差不多。
在特賣模式引發消費者追捧的同時,業內人士也提醒消費者購買時仍需謹慎。消費者應選擇網絡監督完善、能保證商家資質與產品質量、擁有完善的售后服務的大型網絡平臺,并查驗其官方主頁上是否標明業務經營許可信息,與正規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絕大部分的尾貨產品銷售時都已臨近出團日期,消費者在時間選擇上空間較小,部分產品還會標明“出游日期不包括法定節假日”。此外,一些尾貨產品還規定“兒童不再另享優惠,按成人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