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車 房產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醫 科技 法制 城建 體育 公益 視頻 商城
                映象旅游
                映象首頁 > 旅游頻道 > > 正文

                你所不知道的中秋食俗

                2015-09-22 16:57 來源:新京報

                [摘要] 中秋,闔家團圓的佳節,少不了與家人一起賞月、品月餅。然而,中秋不只是吃月餅,還有很多其他流傳的傳統食俗:吃果子、食鴨、品蓮藕等。新京報記者為此采訪多位民俗專家和營養學者,呈現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傳統中秋食俗。

                  中秋,闔家團圓的佳節,少不了與家人一起賞月、品月餅。然而,中秋不只是吃月餅,還有很多其他流傳的傳統食俗:吃果子、食鴨、品蓮藕等。新京報記者為此采訪多位民俗專家和營養學者,呈現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傳統中秋食俗。

                  中秋食俗之1 老北京吃果子最吉祥

                  按照老北京的民俗,中秋不僅要吃月餅,還要吃果子。

                  民俗專家常人春所著的《老北京風俗》介紹,中秋節又叫“果子節”。中秋前夕,老北京城,特別是前門外和德勝門外的果子鋪,沙果的叫賣聲此起彼伏。早在清代《北京風俗志》中即有相關記載:“搭蓋蘆棚,內設高案盒筐,滿置鮮品、瓜蔬,如桃、榴、梨、棗、葡萄、蘋果之類,晚間燈下一望,紅綠相間,香氣襲人。”

                  老北京中秋果品的裝飾也十分講究,果子未成熟時,即用窗花貼上“佛”“壽”“福”圖案,長成后形成綠紅相間的吉祥字樣,以此饋贈親友。

                  “中秋果子節,是北京的老講究了。”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任王作楫告訴記者,中秋時令的果子寓意各有不同——如“桃獻千年壽”,家里有老人,吃桃子則寓意長壽;“榴開百子圖”,石榴掰開多籽,以此象征人丁興旺,紅紅火火;柿子蘋果擺在一起,“柿事蘋安”諧音“事事平安”,添點棗則稱為“早早平安”。

                  ■ 營養建議

                  “秋季食用果蔬有益健康,應季的柿子、桃子、石榴蓮藕等,也適合北方干燥的天氣”,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同時還建議,水果雖好,但不能一次吃太多,最好不要食用超過半斤,“像有吉祥意義的棗子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中秋食俗之2 食鴨正當時

                  不少地區都有在中秋節吃鴨子的習俗。

                  秋季是鴨子最肥壯的季節,而鮮美的鴨肉也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鴨肉味甘、性寒,有益陰、生津、養胃、補腎、除虛弱、消腫、止咳化痰作用。而在各地的食鴨習俗中,脆香美味的烤鴨、清爽可口的鹽水鴨、濃油赤醬的醬鴨、八寶鴨等等,是最常見的品種。

                  八寶鴨

                  八寶鴨是上海地區的傳統名菜,屬于滬菜、蘇菜。用帶骨鴨開背,填入糯米、肉丁兒、竹筍丁兒、香菇丁兒和生姜、蔥等配料,扣在大碗中,封以玻璃紙蒸熟,鴨形豐腴飽滿。

                  桂花鴨(鹽水鴨)

                  南京人喜食鴨,料理方法多樣,有鹽水鴨、烤鴨、燒鴨、板鴨、醬鴨等。其中桂花鴨(又名鹽水鴨)以八月桂花飄香的時節最為味美,由于在桂花盛開季節制作,故美名曰“桂花鴨”。桂花鴨“清而旨,久食不厭”,成為當地節慶傳統食俗。傳統桂花鴨,由鴨經抹鹽腌制,加料酒、桂花糖于砂鍋中蒸煮而成。

                  檳榔芋燒鴨

                  檳榔芋燒鴨是福建一帶非常有名的傳統美食。福建人喜歡用當地盛產的檳榔芋與鴨子一起燒。檳榔芋形似橢圓,該品種外皮粗糙,剖而觀之,內呈檳榔紋,故又名“檳榔芋”。檳榔芋富含蛋白、淀粉、多種維生素、無機鹽等多種營養元素,與鴨肉搭配,風味獨特。

                  煙熏鴨

                  煙熏鴨子是川西中秋節必備菜品。人們選當年生的仔鴨,宰殺后洗凈,去翅尖、鴨腳,加鹽碼味腌漬一夜后,入沸水中略燙至皮緊,撈出抹干水分,置熏爐中,用稻草煙熏至呈茶色,出爐放入鹵鍋中鹵熟,色澤金紅、肉質細嫩、煙香濃郁。

                  ■ 營養建議

                  鴨肉營養豐富,食用有益健康。不過也應注意不要食用過多,過量的動物蛋白可能會導致動脈硬化。鴨肉熱量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多食,同時,膽囊炎患者也不宜多食高脂肪、肥膩的鴨肉。

                  中秋食俗之3 “大菜”滋養人

                  民俗專家王作楫介紹,“食物不充足時,古人以樂觀與智慧發明了一些原料極其廉價、烹飪簡捷卻味道鮮美的中秋‘大菜’,如‘賽香瓜’、‘樵夫上山’、‘假蟹泥’。”

                  “賽香瓜”是一道經典秋季素食,以鴨梨為制作主料,輔以黃瓜、山楂糕等,涼拌而成,口味酸甜,滋養去燥。經典做法為將鴨梨、黃瓜、山楂糕洗凈切成絲,用鹽稍腌,加入白糖拌勻后裝入盤中,用碗蓋嚴,密封1小時即可食用。

                  “樵夫上山”也是一道經典中秋素菜,將各種素菜切成條,互相捆綁成一捆捆小“柴火”的形狀,過水焯一下后根據個人口味配以調料即可食用。隨著可選擇的食物品種不斷豐富,如今這道簡單易做的中秋菜有了多種不同的蔬菜搭配,口味和營養都更為豐富。

                  “假蟹泥”是替代傳統蟹泥的一道素菜,通過搭配不同食材加工,做出味道近似蟹泥的菜品。經典做法是將原料花生米裹上面粉、雞蛋,加上鹽等佐料,勾芡后油炸即成。

                  ■ 營養建議

                  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認為,這些家常中秋土菜非常營養科學,同時又能滿足嘗鮮的美食體驗。但建議油炸花生類的食物不要過多食用。

                (責任編輯:王靜靜)

                季享旅行

                河南新鄉:春暖桃花開 恰似“桃花源”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