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禁用“自拍神器”看規則意識

                2015-03-25 09:23 來源:解放日報

                  最近,各大博物館和一些著名旅游景點如羅馬斗獸場紛紛加入禁用“自拍神器”的行列,因為其對藏品和游客安全具有潛在威脅。

                  沒錯,在客觀后果方面,誰都不能否認潛在威脅的存在。各大博物館、羅馬斗獸場都是人員密集場所,長長的棍子晃來晃去,誰能保證不會傷及展品和他人?珍貴藏品一旦被傷害,不但意味著巨額經濟損失,還可能因為文物的不可再生、不可修復和獨一無二性,成為人類文明不可挽回的損失。損害后果是如此“不可承受之重”,因此必須防患于未然,將潛在威脅消除。

                  自由權利不是不受制約的為所欲為,行使自由權利的前提是遵守規則。道理十分淺顯,但真到了社會生活中,很多人就做不到了,突出表現就是違反規則的行為層出不窮。一些場所明明要求“保持安靜”,可有人就是高談闊論;一些區域禁止吸煙,可有人就是吞云吐霧。違反規則過度主張自己的自由權利,實質上就是侵犯了他人的自由權利。

                  所謂文明,說到底是一種自我約束的能力。對自己的精神、感情、語言、行動適當約束,使其符合文明社會的規則要求。不但要求外在行為合乎規則,還要將規則意識內化于心。日前上海發生寶馬車主強行闖關拖行交警致死事件,交通規則本來人人必須遵守,車主卻認為交警“偏偏針對我”。這種心理就是典型的缺乏規則意識。

                  置身社會之中,我們都要與他人相處。只有接受規則、遵守規則,社會才能有序運行,個人的自由權利才能得到最大保障、充分實現。在博物館里棄用“自拍神器”、在公路上遵守交通規則,表面上看確實需要個人讓渡部分自由權利,但實際上這種讓渡正是實現集體理性的必要代價。如果個體選擇暢所欲為的“個體理性”,一定會造成集體不理性從而反過來損害個體利益。一個社會文明素養的高低,就在這個理性悖論的道理里。(封壽炎)

                責編:劉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