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資訊 > 正文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簽署,獎勵哪些單位和個人

                2016-08-22 15:53 來源:軍報記者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命令

                  給2個單位授予榮譽稱號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命令,給2個單位授予榮譽稱號。

                  授予77656部隊“高原戍邊模范營”榮譽稱號

                  命令指出,該營積極踐行強軍目標,大力弘揚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接力傳承老西藏精神,堅持忠誠為魂、實干為本、奉獻為榮,出色完成封邊控邊、維穩執勤、抗震救災等重大任務,像一顆永不生銹的鋼釘牢牢扎在祖國西南邊關。先后7次受到全國全軍表彰,3次榮立三等功,2000年被原成都軍區授予榮譽稱號,2014年原四總部轉發了該營事跡經驗。

                  命令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要努力向該營學習,像他們那樣,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不斷強化官兵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確保部隊堅決聽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揮;像他們那樣,牢固確立戰斗力標準,緊跟形勢任務真打實備,緊貼實戰要求精武強能,不斷增強能打仗、打勝仗的決心意志和實際本領;像他們那樣,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毫不放松落實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嚴格規范部隊各項秩序,努力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像他們那樣,始終保持甘于犧牲奉獻、埋頭苦干實干的過硬作風,充分發揮干部骨干示范帶動作用,培養塑造當代革命軍人的精氣神,推動部隊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

                  授予海軍372潛艇“踐行強軍目標模范艇”榮譽稱號

                  命令指出,該艇入列以來,始終牢記新型作戰力量部隊的特殊使命任務,努力建設過硬的“先鋒艇”“主戰艇”,創造了多個第一,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黨的十八大以來,該艇緊緊圍繞強軍目標建艇育人,著力培育“特別講忠誠、特別敢擔當、特別有血性、特別能打仗”的“深海鐵拳”精神,艇隊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實戰能力大幅躍升,出色完成了戰備遠航、雷彈實射等重大任務。2014年在執行緊急戰備拉動暨遠航任務中,突遇水下“斷崖”急速掉深險情,全體官兵奮力排險,成功處置,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潛艇史上的奇跡。2014年原四總部轉發了該艇事跡經驗,2015年被表彰為全軍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單位。榮立一等功、三等功各1次。

                  命令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要努力向該艇學習,像他們那樣,持續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扎實抓好鑄魂育人工作,切實打牢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基;像他們那樣,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不斷砥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膽氣,努力練就懾敵制勝的過硬本領;像他們那樣,大力加強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引導官兵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練技能、長才干,著力培育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像他們那樣,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堅持按規矩辦事、照規程操作,培養官兵遵章守規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部隊建設法治化水平。

                  中央軍委號召,全軍部隊和廣大官兵要以授稱單位為榜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決策部署,以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為工作主線,從嚴求實、團結奮進、銳意創新,扎實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持續加強軍隊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為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通令

                  給4個單位、15名個人記功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通令,給4個單位、15名個人記功。

                  給在完成任務中作出突出貢獻的66114部隊記一等功,給在戰斗力建設中取得突出成績的91515部隊94669部隊、96261部隊記二等功。

                  給63620部隊一室研究員陳德明記一等功,給海軍工程大學艦船工程系艦船性能教研室原教授董文才、61786部隊原研究員方平追記一等功。

                  給海軍工程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指揮信息系統工程教研室教授李敬輝,海軍工程大學訓練部模擬仿真中心教授張曉峰,海軍航空工程學院信息融合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王國宏,92857部隊副部隊長、研究員莊亞平,92537部隊某室研究員王虹斌,空軍工程大學科研部裝備發展與運用研究中心教授柏鵬,95899部隊某所高級工程師侯建,空軍空降兵學院空降作戰研究所教授張道熾,96658部隊203分隊研究員楊光松,96658部隊204分隊研究員陳曉峰,61486部隊21分隊研究員孫正明,原沈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韓雅玲記三等功。

                  相關鏈接1

                  中央軍委給北京衛戍區某防化團記一等功慶功大會舉行

                  本報北京8月19日電 吉振峰、特約記者周景紅報道:今天下午,中央軍委給北京衛戍區某防化團記一等功慶功大會舉行。陸軍領導宣讀了中央軍委記功通令。

                  北京衛戍區某防化團是一支擔當重任、功績卓著的部隊,多次執行黨和國家重大活動安保備勤、地方核生化事故救援等急難險重任務,經受了嚴峻考驗,作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團隊堅持以強軍目標為引領,著眼肩負特殊職責使命,凝神聚力搞建設,開拓進取謀發展,全面建設取得新的進步。

                  去年,在天津港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救援中,團隊堅決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決策指示,一聲令下、迅即出動,官兵們冒著生命危險沖鋒在前,戰斗在情況最危急、最復雜的染毒核心區,出色完成數據偵測、樣品采集、人員搜救、染毒洗消等任務,為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作出重大貢獻,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優秀答卷。

                  相關鏈接2

                  26年前,當北上的列車緩緩駛入西北大漠,看著窗外滿眼的戈壁灘與零星的駱駝刺,23歲的陳德明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個畢業選擇會成為畢生的夢想與追求。

                  26年后,作為西北某基地研究員、國家863計劃某專家組副組長、我國著名反導試驗專家,49歲的陳德明在這片神圣又神秘的大漠里書寫出枝繁葉茂的反導人生,唱響了催人奮進的強軍戰歌。

                  從某型號導彈定型試驗到反導靶場試驗技術驗證,從定位某型導彈彈頭到估算導彈殘骸分布區域,26年來,陳德明參與執行數百發導彈武器飛行試驗任務,牽頭完成“反導靶場試驗技術”等10多個重大研究項目,為加快我軍新型作戰力量建設、提升新質作戰能力作出突出貢獻。他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6項,授權國防專利10項,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表彰為“全軍優秀共產黨員”。

                  相關鏈接3

                  董文才,男,1967年10月出生,湖北武漢人,海軍工程大學艦船工程系艦船性能教研室原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艦船水動力領域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工信部船舶高新技術項目、總裝探索研究重大項目等重點項目30余項,被SCI、EI收錄論文30多篇,先后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軍隊院校育才獎銀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國家發明專利4項,被評為海軍優秀共產黨員、海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2013年10月25日深夜,董文才正和學者們探討第二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戰略研究研討會的匯報材料。只有學生姚朝幫知道,眼前忘我工作的導師當天上午剛剛拿到肺癌晚期診斷書;

                  2015年10月,董文才出現在“新型深V船降阻節能技術研究”項目答辯現場,臉色略顯蒼白,目光卻炯炯有神。雖然身體狀態并不好,但在答辯這個關鍵時刻,他不顧身邊所有人的阻攔,堅持親自上;

                  12月30日,當艦船性能教研室畢毅主任將自航模試驗成功的消息帶給他時,他還興奮得坐了起來;

                  12月31日,當學校常委集體來到病房,向他致以新年問候時,他還滿心希冀地吐露了新年心聲:“等身體好一些了,我一定要回到實驗室。”

                  然而,日歷剛剛翻開新年的篇章,2016年1月4日,他卻匆匆地走了,留給身邊人的滿是懷念和感傷!

                  相關鏈接4

                  △解放軍報頭版刊登《沉默的沖鋒 ——追記總參某部研究員方平》

                  方平,湖北黃岡人。1995年7月入伍,總參某部研究員。6次獲得軍隊級成果獎,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工作標兵,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2015年5月25日零時,方平因連續高負荷工作突發心臟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

                  方平,這位躬耕軍事科研尖端領域的主人公身上,能公開示人的故事實在太少。時至今日,即使是方平的父母和親朋,對于他的工作也只知道兩點:一是在北京,二是在部隊。

                  20年來,方平和他所在的課題組在我軍某領域開辟出一片全新戰場,2次實現歷史性突破,7年完成13項重大專項任務,有效提升了我國國防實力和我軍核心戰斗力。

                  但這一切,方平從未對親朋好友提起。不僅如此,2009年,某突破性重大課題申報全軍獎項時,主要完成人方平主動退出,把機會讓給了年輕同志。2011、2012年,方平連續兩次謝絕組織推薦他參評正高職的好意:“研究員是很神圣的,我還不夠資格……”

                  2015年6月,方平去世后不久,某重大課題正式申報全軍一等成果獎。申報表上課題完成人一欄里,方平的名字赫然在列。

                  這一次,他沒能推掉。

                  一生堅守:只為強軍愿,至死未停息

                責編:安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