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培養小學生學習作文的興趣

                2017-02-09 10:06 來源:映象網

                  興趣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推動力。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力求認識它,研究它,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技能。

                  近年來,我對如何培養小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作文能力,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發現小學生寫作興趣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寫作興趣的外來性,由于作文和小學生的生活聯系不緊密,小學生的作文沒有直接為小學生的生活所需要,往往是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寫作,因而缺乏內在的寫作興趣,他們寫作興趣來自于家長、教師的激發和培養。二是寫作興趣的易變性。由于小學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而產生寫作興趣,所以不夠穩定,容易被另一種興趣所代替。三是寫作興趣的具體性。由于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喜歡具體描寫,缺乏抽象說理的能力。樂意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和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針對當前小學生“作文難,難作文”的現狀,我從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提高作文能力,進行了大膽嘗試,初見成效。下面介紹一下,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 、消除心理障礙 誘發寫作興趣

                  小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心理普遍存在,嚴重制約著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要消除心理障礙,首先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已有的寫作水平出發,實事求是、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接觸作文,起步作文,明白作文就是把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事有順序地記錄下來,體會到作文并不是一件難事。如:新學期,由于學校工作的需要,換了美術老師,新老師的第一節課,對每個學生來說學得格外認真,觀察得格外仔細,記憶特別深刻。筆者就讓學生介紹我的美術老師。學生就把自己觀察到的新老師的外貌、動作,聽到他講的課和同學的議論,以及自己的真實感受一一描繪出來,就成了一篇成功的寫人的作文。從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更主要的是使學生體會到作文并不難,誘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開拓作文題材 激發寫作興趣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也是小學生作文的源泉。”現代生活豐富多彩,開拓作文題材,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適應,改變命題作文取材狹窄,學生無話可寫的狀況,有利于激發寫作興趣。如:剪貼作文、音響作文、素描作文、看圖作文、照片作文、生活作文、藝術作文、科技作文等學生通過自己看看、聽聽、說說、做做,覺得有話好寫,寫出來的文章真實、具體、生動。

                  三、選擇合適題材 增添寫作興趣

                  豐富多彩的生活,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寫作題材,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寫作經驗不足,往往覺得要寫的內容很多,無從著手,辛辛苦苦寫下來,結果重點不夠突出。如何處理這一關系,這就需要在作文課上,知道學生功能如何根據中心選擇材料,只有選擇合理的材料,才能中心突出,寫出理想的習作,增添學生寫作的興趣。

                  四、表達形式多樣 激勵寫作興趣

                  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既然作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那么必須從狹窄、單一的命題作文中解脫出來,應該鼓勵學生表達不拘一格。課內可通過片斷作文、活動作文、特寫作文、快速作文等多種表達形式,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高寫作能力;課外可利用特定的節日,如:兒童節、勞動節……讓學生動手、動腦表達一份特殊的真誠。如:教師節前夕,學生紛紛給老師寄賀卡,寫賀信,也有的學生借教師節之機寫了《我的老師》、《我愛老師》、《老師愛我》、《我與老師》、《老師,我想對你說……》等一連串情真意切的文章,即抒發了學生尊敬老師的濃濃真情,又暢敘往日師生之間的誤會。這樣既增進了師生的感情,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進一步激勵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五、批改“多就少改” 保護寫作興趣

                  小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時,要設法激發;有了興趣時,就要加以保護、鞏固、發展。作文的批改不僅是內容和形式的審閱,以及評定,都是保護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環節。批改作文時,“多就少改”是保護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方法。“多就少改”就是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多肯定、多鼓勵、多表揚。因為小學生寫完作文之后,常常有大功告成的喜悅,希望老師肯定和表揚的心理,所以批改學生作文時,應遵循鼓勵為主的原則,實行多留少刪,多就少改,多表揚少批評,保護學生習作的興趣。(駐馬店實驗小學 張子麗)

                  (駐馬店新聞熱線:0396—3599908 投稿郵箱:yxwzmdpd@163.com)

                責編:張靜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