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電視臺法制頻道《走進法庭》欄目走進澠池縣法院

                2016-08-30 10:54 來源:映象網(wǎng)

                  河南電視臺法制頻道《走進法庭》欄目走進澠池縣法院

                  走進法庭記者現(xiàn)場采訪法官

                  河南電視臺法制頻道《走進法庭》欄目走進澠池縣法院

                  走進法庭正在錄制庭審

                  

                  映象網(wǎng)三門峽訊 (記者 王俊生 通訊員 王凱泉 單夢琪) 8月25日至8月26日,由河南電視臺和省高院聯(lián)合制作的《走進法庭》欄目走進澠池縣法院錄制拍攝節(jié)目。河南電視臺法制頻道《走進法庭》欄目攝制組一行3人對澠池縣法院英豪中心法庭、民一庭開庭審理的原告王某甲訴被告王某某解除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糾紛一案、原告候某甲訴被告候某乙占用物返還糾紛一案和原告徐某訴被告賀某某返還彩禮糾紛一案進行了全程庭審錄制,并采訪了承辦法官及相關當事人。

                  案例一:原告王某甲身患殘疾,沒有子女,為了老有所依,2002年3月3日,經(jīng)親族協(xié)商同意,原被告立下契約:立原告二哥王某乙長子王某某為子,贍養(yǎng)老人,后被告和其妻子搬來與原告居住,原告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但每年都給家里捎錢3千余元,給被告補貼家用,十年來共計有3萬余元,原告用殘疾之身辛苦在外打工,也很想回家和被告共同生活以享天倫之樂,但偶爾回家得不到應有的關懷和體貼,常常言語不敬。2016年2月18日,因家庭瑣事,被告仗其年輕力壯,將原告按到在地,用拳頭、凳子毆打原告致傷,后鑒定為十及傷殘。基于以上事實,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喪失了作為兒子的人性和做人最起碼的道德,嚴重違反了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quán)益。為此,提起訴訟,懇請法庭依法查明事實,支持原告訴訟請求,以維護公民的合法權(quán)益。老人堅決要求解除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而被告一直主張自己盡到了贍養(yǎng)義務,堅決認為協(xié)議不應解除。因雙方當事人爭議較大,法院將積極努力促使雙方和解。

                  案例二:叔叔侯某某將自己的親侄子候某甲告上法庭,稱自己常年在外打工,讓被告的父親無償耕種自己的田地,2015年被告父親去世,其兒子繼續(xù)耕種這片田,原告想拿回田地,卻屢屢吃閉門羹,被告以各種理由推諉,聲稱這是自己爺爺奶奶的田地,自己屬于合法繼承,而拒不退還。因此一家人翻臉鬧上了法庭,原、被告兩人各執(zhí)一詞,不愿退讓,法官當庭耐心調(diào)解,明理釋法,依然徒勞。因為2.8畝田地,“一家親”變“一家愁”也是讓人聽著寒心,此案件并未當庭調(diào)解成功,主審法官三番五次下田間地頭去了解情況,相信案件終會順利調(diào)解。

                  案例三:2015年8月,經(jīng)媒人介紹原、被告相識后,經(jīng)被告同意并表示愿意與原告談戀愛,相處一個多月以后,被告賀某某表示要和原告徐某訂婚,經(jīng)媒人應被告要求原告給被告禮金2萬元和價值19360元的“三金”(金手鐲、金項鏈、金戒指)。本是美事一樁,原告稱被告累計向其索取了9千余元現(xiàn)金嗎,特別是訂婚以后,被告除了向原告要錢之外,根本不予見面,并時不時故意找茬,在電話上與原告吵、罵。因此原告認為,被告與他交往就是為了錢去的,根本沒有打算要結(jié)婚的意思,為此原告找被告協(xié)商退還彩禮事宜,被告總是一推再推,分文不予返還。主審法官在案件事實搞清楚之后,勸說兩位年輕人戀人做不成以后還可以做朋友,不要因為這點彩禮,把以后的情誼都斷了。最終,案件在法官的耐心勸說下順利調(diào)解,由被告返還原告購買的“三金”(金手鐲、金項鏈、金戒指)和2萬元訂婚禮金。

                  通過兩天的采訪,攝制組見證了澠池縣法院法官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和快捷高效的工作效率,給現(xiàn)場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法官們也被攝制組一行不顧疲勞、忘我工作的工作作風和敬業(yè)精神所深深感動。據(jù)了解,此次錄制的三期《走進法庭》家事審判案例將于近期播出。

                責編:孟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