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周永生 通訊員 董桂松)近來,社旗縣以中央省市“十三五”規劃為指針,以社旗獨特商業歷史文化為依托,結合縣情,精心謀劃,高遠占位,精心實施“六大文化工程”,鑄造文化社旗發展新名片,力促文化旅游產業全面升級、跨越發展。
實施文化引領創建工程。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重點加快彰新寨紀念館、十里井烈士陵園、柳營烈士陵園等革命遺址、烈士陵園的修繕、發行、布展,著力打造省內知名的紅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實施文化共享惠民工程。全面提升縣城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快縣文化會展演藝中心、酒文化博物館等一批標志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下基層進社區、公共電子閱覽室等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鄉土文化、社區文化、企業文化等群眾性文化活動,每年定期舉辦面向基層一線、群眾廣泛參與的大眾文化節,豐富城鄉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實施文化精品創作工程。深入挖掘社旗古鎮文化、商埠文化、酒文化等特色文化內涵,以“五個一工程”為指引,利用省內外優秀文藝創作資源、精心組織文藝精品創作,推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藝精品力作,著力提升社旗文化影響力和輻射力。重點以社旗商規文化、碼頭文化、鏢局文化等古鎮歷史文化為題材,創作一批文學、戲劇、影視、歌舞精品。
實施文化保護傳承工程。堅持保護與利用、建設與管理并重的方針,嚴格實施文物保護專項規劃,切實推動歷史建筑、歷史文化街區整體保護。重點做好賒店古鎮、譚崗遺址、茅草寺遺址、彰新寨中原野戰軍高級干部會議舊址等文物保護工作。加強木雕技藝、古建筑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加快設立和完善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規劃建設社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中心、將縣域零散的非遺資源進行整合,通過產業化開發促進保護和傳承的聯動發展。
實施文化產業提升工程。依托社旗古鎮文化、商埠文化以及酒文化,以商埠文化產業示范區、賒店老酒生態釀造園等特色文化園區為載體,大力推進文化與旅游、影視拍攝、會展演藝、現代科技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促進業態創新、內容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加快延伸拓展產業鏈條,著力打造文化旅游、文化會展、御酒文化、非遺產文化傳習、民俗文化、影視文化、科技文化等七大文化產業集群,推動社旗文化產業專業化、規?;⒓夯⑵放苹l展,把社旗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文化創意基地。
實施文化改革創新工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三項制度,切實轉換運行機制,加強績效評估考核,增強內部發展活力,促進服務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推動已轉制文化單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打造真正的市場主題。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理順縣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與文化企業事業單位的關系。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鼓勵采取政府采購、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等方法,推動政府購買重要公共文化產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