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廣播電視臺大型系列評論“學習十九大 廣電十九談”在全省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河南廣播電視臺大型系列評論“學習十九大,廣電十九談”播出以來,從《高舉旗幟堅定前行》到《永遠牢記“我是共產黨員”》,19篇評論在全省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各界人士紛紛表示,“學習十九大 ,廣電十九談”全面準確,開宗明義,收聽收看后令人振奮。

                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

                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

                  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說,這組評論鞭辟入里、力透紙背,城市強則河南強、鄉村興則河南興、教育中則河南中等多個論述主題貼近河南實際。

                  耿明齋:“既比較貼切地體現了十九大所指引的整個中國的發展方向,也實現了和河南實際的高度對接,用這種形式來宣傳十九大精神,推動十九大精神在河南的落地是一種非常好的安排;其次我覺得宣傳十九大精神,推動十九大精神的落實,需要廣播電視主流媒體發揮更好的作用。”

                南陽社旗縣環保局副局長馬濤

                南陽社旗縣環保局副局長馬濤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系列評論第六篇《綠色是生存之本》結合我省實際,深刻論述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人類生存的關系。這令南陽社旗縣環保局副局長馬濤印象深刻。

                  馬濤:“作為一個環保工作者,我對第六談《綠色是生存之本》特別有感觸。要打贏這場環境保護持久攻堅戰,離不開監管發力。除了形成可持續改善的長效機制之外,還要促使企業進一步轉變觀念,讓它們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只有企業能將環境保護作為發展的生命線,才是從源頭上打好環境保衛戰的良方。”

                中共南陽市委黨校經濟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宋銳

                中共南陽市委黨校經濟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宋銳

                  中共南陽市委黨校經濟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宋銳表示,他通過河南新聞廣播認真收聽了“學習十九大,廣電十九談”的每一期評論,內容很接地氣,聽后令他深受鼓舞,對第七篇評論《開放是最大機遇》內容感觸頗多。

                  宋銳:“南陽市在開放發展來說,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臺可以供我們去發揮和打造,還可以加強南陽臥龍保稅區與鄭州航空港綜合保稅區這樣一種聯動作用,為整個南陽的經濟發展提供更為強大的動力。”(河南臺記者朱圣宇,南陽臺記者宋相勛、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