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家庭、強調家風,深刻地烙印在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中。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抓作風建設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在加強黨性修養的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十八大以后,習近平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家風的作用。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風,教育督促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走正道。”
重家風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優秀傳承,是中華五千年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指的就是自身、家庭、治國、平定天下,彼此間的關系都是唇齒相依、缺一不可的,如果缺失了那一部分,都是不完美的,可以這樣說“齊家”是“治國”和“平天下”的根基。
民不容貪、法不護腐,腐敗是對黨的純潔性的侵蝕、對黨的形象的玷污。近年來,有的領導干部卻不能擺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在關系。一些落馬的官員不僅沒能“正身律己”,沒有守住公權的邊界,反而溺愛子女、縱容家人,任其將職權當特權,拿公權換私利。相當一批領導干部走向犯罪深淵,往往是因為放任和縱容家屬、子女、下屬、甚至是情人為所欲為、貪贓枉法、違法亂紀,以致到最后不可收拾,栽到在親朋好友編織的人情網上,教訓極為深刻。
要管好家人和親屬,領導干部必須強化家庭教育。那種“讓權力牢牢攥在‘自己人’手中”的不正家風,最終只會落得廢職毀家的可悲下場。因此,領導干部在本人嚴守權力界限的同時,必須謹記,在對待家人上,嚴管才是厚愛。因此,生活中領導干部要帶頭崇尚勤勞簡樸的生活,做到不慕奢華、甘于平淡、以廉為樂,以廉為榮;要在家庭中營造一種崇尚學習的氛圍,讓家人從書本中得到更多的啟迪和收獲;教育和引導家屬、子女遠離特權、遠離奢靡生活、遠離名利場,用實際行動規范約束自我行為,時時刻刻為他人著想,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道德修養,做一個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對領導干部來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品性,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無偏見,無邪念,坦蕩做人,清白為官,在重視家庭、強調家風中領導干部要敢說“向我看齊”,在廉潔修身、廉潔齊家中走在前列。唯有此,才能為百姓所擁護和愛戴。(李懷華)
習近平總書記12日在京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深情闡述了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性。
黨員干部一定要把家風建設作為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要對身邊人嚴格教育、嚴格管理。
對黨員干部來講,光有法律準則、紀律意識、政策方向是不夠的,在人民群眾心中,黨員干部的道德素養也是必不可少的考量元素之一。
“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領導干部身邊要有一位守法知法、時刻保持清醒的“她”,才能守護家庭的安寧,才能共同筑起家庭的防線,才能當好“守門員”。
婦女節來臨之際,一條名為“當好丈夫廉潔從政的監督員”的微信在朋友圈蕩起漣漪。激發“她魅力”,煥發“她風采”,弘揚“她力量”,家風涵養、家庭建設就能獲得崇德向善、奮發向上的蓬勃力量。
好家風、賢內助,對于領導干部起到的作用是其他無法替代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全會上提出“家風建設”引起各方熱議,昭示了良好家風的回歸。
黨員干部爭做家風建設的表率,引領垂范,必將為弘揚正氣,早日共圓壯美中國夢注入勃勃生機。
一個黨員家庭,三代黨員干部,不同的職務,相同的堅守,其根源來自祖輩的嚴格律己,其家風傳承帶給了父子共同的人生戒條。
一個家庭或家族傳統、規范和習俗,謂之家風。俗話說,妻賢夫禍少,兒孝家平安。家風,關乎一個家庭的安定幸福和諧與整體形象。
在十八大報告中就明確指出:各級領導干部加強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對領導干部而言,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國歷來是一個重視家的民族,家庭情結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一個栓得牢牢的“結”。
官員的家庭,都離不了一個“權”字。作為家庭回避不了的主題,如何不越權,遠離腐敗,共唱正氣歌,樹立好家風,就需要一個“賢內助”。
近年來,反腐的無數案例告訴我們,不少是不良家風導致的家庭式腐敗、家族式腐敗,相當一批領導干部走向犯罪深淵,往往是因為放任和縱容家屬。
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12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會見全國文明家庭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黨員干部要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思想素質,克己奉公,嚴于律己,做好手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