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月以來,中央紀委監察部步伐不變,利劍高懸,持續保持遏制腐敗的高壓態勢,接連拿下王珉、盧子躍、王陽和李嘉等“老虎”,增強了群眾對黨的信心、信任和信賴。然而,誠如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王慶國所言,如何讓正風反腐給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是個更為重要而深刻的現實問題。
就基層群眾而言,固然為“打虎”拍手叫好,但大“老虎”畢竟距離太遠,而對身邊的“蒼蠅”卻有切膚之痛。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基層土地、礦產等資源價格大幅上漲,集體經濟迅速發展,基層干部既是經濟活動的實際運作者,又是管理者,有的權力急劇膨脹,成了“土皇帝”。加之一些村鎮內部管理混亂,決策、財務、人事制度不健全,權力公開與民主監督流于形式,尤其是資金管理不規范,導致“蟻貪”鉆空子。
“蟻貪”雖小,亦可“毀樹”。“群眾看黨看政府,往往就是看身邊的黨員干部”。我們黨執政的基礎在基層,8700多萬黨員絕大多數工作生活在基層,而黨風廉政建設的很多問題也大多發生在基層。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黨組織堅決落實“兩個責任”,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狠剎“四風”,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紋絲不動”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小官大貪”現象仍然嚴重。這也說明,如果基層的腐敗問題不解決,老百姓身邊“蒼蠅”仍在滿天飛,群眾也不會全部滿意,在獲得感上還是有所缺失。因此,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上下一起抓”“兩頭都用力”,把反腐倡廉的各項措施向基層延伸,解決好老百姓身邊的腐敗問題。
“打虎出重拳,拍蠅張密網。黨民同心力,腐敗無處藏。”一則網語,是描繪,是歌贊,也是期望。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明確要求“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對基層貪腐以及執法不公等問題,要認真糾正和嚴肅查處,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讓群眾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中央領導一次又一次發聲,充分表明中央順應民意,切實解決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堅定決心。
就基層而言,當前就是要把工作精力集中到監督執紀問責第一線,把工作力量匯聚到基層反腐敗斗爭最前沿。(完顏平)
十八大以來,隨著“上無禁區、下無死角”的反腐攻堅的持續深入開展,眾多“老虎、蒼蠅”紛紛落馬折翅。
黨中央掀起的反腐風暴驗證了反腐敗的決心,推進基層反腐,把紀律挺在前面,順應黨心民心,有利于建設良好的政治生態。
日前,鄭州市紀委對近期查處的9起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發出通報。記者留意到,這9起問題中,有7起涉案者都為村干部。
日前,鄭州市紀委對近期查處的9起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發出通報。記者留意到,這9起問題中,有7起涉案者都為村干部。
這9起問題中,有7起涉案者都為村干部。
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強力反腐,雷霆出擊,重拳出手,做到有貪必反、有腐必懲、有案必查,對各類腐敗不手軟、不姑息、不遷就,發現一起、查辦一起,先后拿下上百只大老虎。
農補貼是國家為了支持農村經濟發展而專門出臺的照顧性政策。但是,如果好政策沒有配備好的制度設計和好的執行,很可能在運行過程中“走形變樣”。
前不久,新縣卡房鄉老黨員林典勝向巡察組反映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他逢人便講:“上面派來巡察組,俺在家門口就解決了問題,現在基層的風氣變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