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養犬 把家安在警犬基地
1993年的一天凌晨,新鄉縣七里營三分支村發生一起特大入室殺人案,該村的一家三口被殘忍殺死在家中。接警后,孫保興帶領“賽虎”火速趕到現場開展追蹤工作。以現場發現的一個血足跡為嗅源,孫保興帶領“賽虎”很快在距離案發現場500米左右的的一個造紙廠內發現了嫌疑人的蹤跡,并成功將該嫌疑人抓獲歸案。
不久,因為在參與偵破新鄉縣七里營三分支特大故意殺人案中表現突出,孫保興榮立個人三等功,“賽虎”也一戰成名,名揚省內外。
在孫保興長達26年的訓犬生涯中,類似這樣的輝煌戰績不勝枚舉。
為了能夠馴養出優秀的警犬,孫保興經常犧牲休息時間,與警犬一起訓練。
訓練中,他刻苦認真,不論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都有他訓犬的身影。此外,孫保興還對刑偵犬、搜爆犬、緝毒犬、治安犬,行行精通,經他訓練過的警犬達十多條,個個優秀,是名副其實的“訓犬王”,他也因此自己渾身上下到處都留下了被警犬咬傷的痕跡。
馴養成功的警犬一般對主人有很大的依賴性,且有拒食習慣,日常訓練和喂養都必須有警犬的主人親自進行。為了更好的馴養警犬,孫保興干脆把自己的家也安在了當時位于新鄉日報社對面的警犬隊內(現在的牧野公園),而且這一安就是十幾年,直到警犬隊搬遷至20公里外的榆東新區。
在對警犬的馴養過程中,前蘇聯專家“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法是最為常見的訓練方法。然而,單純使用條件反射方法馴養,往往容易引起警犬大腦疲勞,馴養出來的警犬也往往容易出現動作呆板、反應遲鈍等問題。
為了馴養出表現更加出色的警犬,經過長時間的嘗試,1992年,開始使用誘導方法對警犬進行訓練。經過誘導方法訓練出來的警犬,不僅動作靈活,而且反應快捷,成效十分明顯。
1992年4月,為了能夠馴養出得心應手人犬合一的好警犬,孫保興被派送到黑龍江哈爾濱柞樹林軍犬基地馴養警犬。期間,孫保興將自己研發的誘導法馴養技術應用到日常訓練過程中,僅用了半年時間便訓出一條警犬,并在馴養結束考核過程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后來孫保興為該警犬取名“賽虎”。回到警犬隊不久,孫保興便帶領“賽虎”參與破獲了以2002年獲嘉“3.14”特大持槍搶劫案為代表的一大批大案要案。不久,因表現突出,孫保興還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