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濮陽 > 正文

                “中國美麗鄉村禮贊”:清豐縣雙廟鄉單拐及革命舊址

                2016年08月17日12:19  來源:映象網

                5034

                第一兵工廠舊址

                  雙廟鄉單拐村位于雙廟鄉政府東4公里,清豐縣東南部,村內人口1225人,1475畝耕地,村民小組5個,黨員54人。雙廟鄉境內單拐村清豐縣單拐革命舊址,在抗日戰爭后期,曾駐扎有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魯豫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等首腦機關。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黃敬、宋任窮、王宏坤、楊勇、蘇振華等都曾在這里工作戰斗過。抗戰勝利后,邊區首腦機關相繼離開,但軍區軍事工業部繼續留駐,成立了軍區第一兵工廠,并成功研制了我軍兵工史上第一門大炮——“蓋亮號”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現存中國軍事博物館),因此被譽為“中原紅都,軍工重地”。雙廟鄉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講話精神,深挖單拐紅色旅游資源,憑借紅色旅游,單拐村的改變可謂日新月異。

                  2004年,清豐縣人民政府大力支持紅色文化景點基礎設施建設,協助挖掘整理和保護紅色歷史文化遺產,幫助改善景區旅游環境,依托單拐村原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冀魯豫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軍區第一兵工廠舊址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黃敬、宋任窮等領導同志舊居舉辦成立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占地面積5.6公頃,建筑面積10000余平方米。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關注下,清豐縣委、縣政府投資約5000余萬元,對單拐紅色景區進行了綜合提升,邀請文化部門專家對單拐革命舊址陳列布展進行設計規劃,并招標高資質單位進行布展施工。主體工程是布展了2600平方米的冀魯豫邊區抗戰史實展館、兵工廠舊址復原,建設了 6800平方米的游客休閑中心和4500平方米的綜合活動廣場,配套工程是景區沿線墻體繪畫宣傳、旅游公廁改造、小吃一條街等等30余項旅游服務設施提升.

                  修建了總長度1820米,寬13米的單拐紅都觀光大道。2015年建設東北莊至單拐景觀綠化帶,長2890米,規劃單側50米寬的綠化帶,從里向外設計成遞增高的梯狀綠化帶,占地434畝,栽植了紅葉石楠、海棠、欒樹、白蠟等各種綠化樹木,旅游線路得到全面美化;完成東北莊至單拐道路提升工程,固雙路全線整修,x008線擴寬,路肩美化提升;線路兩側建筑綜合提升,拆遷9戶,改造整頓30余戶。在東北莊——單拐旅游沿線繪就了一條軍民文化長廊,其內容涵蓋邊區減租減息、子弟兵整風學習、軍民魚水情等。

                  完成單拐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在2015年建設工程的基礎上,單拐學前路改造、東大街改造、強弱電入地以及排水、青磚路面改造等基礎設施工程已經完工,單拐已舊貌換新顏,成為了集“美麗鄉村、傳統村落、紅色旅游”三位一體的特色鄉村。

                  完成傳統村落建設工程。加大單拐村傳統村落保護力度,投資300萬元的垃圾中轉站、公廁、2000平方米的村民活動中心、街道綠化等建設完工;2016年,申請資金500萬元,對單拐村傳統街巷75戶墻、門窗、屋脊、門樓進行修繕和風貌整治。

                  發展休閑生態觀光農業。在單拐周邊打造總投資1500萬元、占地面積1258畝的西南營優質林果采摘基地和總投資300萬元、占地面積200余畝的循環生態農業觀光基地兩處生態觀光農業示范園。西南營優質林果采摘基地主要種植晚秋黃梨、葡萄;循環生態農業觀光基地主要進行魚菜共生、墻面立體種植、水培、霧培、基質栽培、納米膜營養液栽培、盆栽蔬菜、陽臺蔬菜及小菜園融為一體的現代有機蔬菜種植。

                  開發民俗特色產品。緊密結合冀魯豫革命根據舊址,積極開發周邊地區民俗特色產品,如手工粗布、麥秸畫、石磨坊、傳統酒坊以及我鄉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陳”、“五彩繡”等手工藝品,將本地特色的紅都灌腸、老區涼皮、農家燒烤、陳氏臭干子、庵上脆餅等美味小吃集中打造特色小吃一條街,滿足游客餐飲需求;集中打造民俗特色商業街,開發一批具有革命戰爭年代紀念意義的紅色旅游商品,拓寬紅色旅游市場。

                  清豐縣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年接待人數30多萬人次,已成為冀魯豫三省重要的紅色旅游景點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A級旅游景區;2012年3月,被國家發改委等14部委公布為第二批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12月單拐村被國家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等公布為中國首批傳統村落;2015年8月24日清豐縣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入選國務院公布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單拐名聲大噪,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前來,發展帶來了商機,特色小吃、民俗特色產品、西南營優質林果采摘基地、循環生態農業觀光基地、農家樂等等給單拐周邊群眾帶了就業、創業的機遇,相信不久的單拐村將更加富裕和諧美麗!

                文章關鍵詞:清豐縣 責編:李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清豐縣電商產業園首個訂單成功簽約

                  3月31日下午,入駐清豐縣電商產業園的愛葡萄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河南省愛唯爾商貿企業成功簽約兒童床等家具訂單,至此,清豐縣電子商務產業園網上銷售成功開啟。

                • 清豐縣添國字號"綠色名片"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稱號

                  3月24日,記者了解到,全國綠化委員會近日下發了《關于表彰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和頒發全國綠化獎章的決定》,清豐縣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稱號,這也是我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區。

                • 清豐縣“互聯網+”打造黨風政風監督動態模式

                  “今年2月份,在落實‘兩個責任’上,縣紀委給我鎮亮了‘綠燈’,我們的工作得到了縣紀委的肯定!”清豐縣城關鎮紀委書記尚建松高興地對筆者說。“兩個責任”好不好,紅燈綠燈見分曉。這是清豐縣把“互聯網+”引入黨風政風監督機制后帶來的新變化。

                • 清豐縣“1.17”持槍搶劫金店案72小時成功告破

                  “熱烈歡迎清豐縣‘2016.1.17’持槍搶劫金店案專案組民警勝利凱旋……”1月20日,在清豐縣大廣高速出口處,鑼鼓喧天,附近群眾自發拉起橫幅,手捧鮮花,迎接凱旋而歸的專案組民警,清豐縣2016.1.17持槍搶劫金店案成功告破。

                • 清豐縣榮膺國家園林縣城稱號 是濮陽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

                  近日,從住建部傳來捷報,2015年國家園林縣城命名名單公布,清豐縣名列其中,是我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這是繼2014年成功創建全國文明縣城之后,清豐縣榮獲的又一個國家級金字招牌。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