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響人人都是投資環境
夏邑是孔子祖籍,孔子先祖的遺風厚德在這里不斷發揚光大,講誠信、重仁德蔚然成風。一位深圳客商突然暈倒在大街上,一雙雙友愛之手將他抬上三輪車護送到醫院;一輛外地車輛違章停車,司機主動交罰款,交警說,對外地車輛我們只糾章不罰款;一家個體戶門店突然著火,十余名身著工商制服的年輕人冒著滾滾濃煙沖進火海……
在夏邑,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采訪中,夏邑縣委宣傳部長段玉忠又給記者講了這樣一件事:不久前,一位外地客商悄悄到夏邑考察,他在縣城叫了一輛三輪車,沿縣城轉了一大圈。下車時,他拿了一張百元鈔票交給三輪車主,車主開始沒零錢找,一聽說是外地來的客商,連忙說:“不要錢了,你能來夏邑投資,就是對我們夏邑最好的支持。”一席話讓這位客商感動不已,鐵了心就把項目放在了夏邑。
怎樣治理軟環境?各地有各地的招兒,而夏邑縣委書記倪玉民形象地稱之為“123456”軟環境治理機制,既涵蓋全面又容易操作。一是每個重點項目建立一個由縣級領導任指揮長的項目建設指揮部,為項目建設提供全程優質服務;二是做到項目征地企業不與群眾接觸、手續報批不與部門接觸;三是嚴厲打擊項目建設中的強裝強卸、強攬工程、壟斷工料不法行為;四是嚴禁向企業亂攤派、亂檢查、亂評比、亂罰款;五是堅決剎住吃、拿、卡、要、報等不正之風;六是落實首招負責制、限時辦結制、一站服務制、過錯追究制、客商評議制、按期兌付制。落實外商“綠卡”制度,認真解決項目在立項、建設和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
采訪中,夏邑縣委辦公室主任李永對記者說,夏邑縣的工作理念是:靠制度管人管事,靠機制調動活力、靠督查推動落實,靠獎懲體現公平。每來兩周,夏邑縣四大班子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都要查看一次項目,看工地、看廠房、看安裝、看投產、看進度,有問題當場解決,并對落戶企業逐個打分,在縣委常委會議室的大型項目進度表上,根據分數分別插上紅旗和黑旗。這一紅一黑的鮮明對比,不言而喻,人人頭上都有壓力。
在夏邑,從縣級領導到各級干部,從職能部門到各界群眾,“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個個都是發展形象”已經入腦入心,為項目服務、為客商服務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
縣衛生局組織醫生主動進入企業,為企業員工免費體檢,建立健康檔案,為集聚區企業進行消毒防疫,滅蚊、滅蠅、滅菌,營造清潔、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縣司法局深入企業進行法律宣傳,印制2萬份普法宣傳材料,駐廠擔任法律顧問,為企業及員工提供法律援助;縣交通局投資32萬元為產業集聚區建設停車站點,調度城鄉班車以客運總站為樞紐,把產業集聚區各企業納入城鄉交通網絡;縣文化局積極開展面向企業文化娛樂活動,通過送戲進公司、進工廠、進社區,不斷豐富集聚區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夏邑縣產業集聚區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縣領導卻倍感任務艱巨。
“市委工作會議為我們鼓足了干勁,指明了方向,夏邑就要打造經營好河南省知名紡織服裝產業基地。”縣長梁萬濤說。
談及下一步,夏邑縣將對紡織服裝產業重點培育,年內新增紡紗50萬錠,總量達140萬錠,引進固定資產投資超億元的紡織企業5家以上,引進名牌服裝和箱包類企業各1家。集聚區內年底落戶企業要達到150家。
……
優惠的政策,優越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夏邑縣在眾多紡織服裝業中有口皆碑,一傳十,十傳百,一大批知名紡織服裝企業紛紛扎堆來到夏邑,一座新興的紡織城日漸形成。
相關新聞
更多>>